马特义科的《斯坦契克》。不同于教科书上常见的肖像画,这副作品有一种压抑的氛围,并且没有将人物的双眼显露在光下。宫廷演员斯坦契克神情肃穆,鲜艳的红色衣装在他身上竟显得沉郁。这幅画的背景与战争有关,斯坦契克得知斯摩棱斯克沦陷之后显得忧心忡忡。画的特别生动。
《穿白裙的女人》,第一次在画展上看到这幅画的时候瞬间怔住了,然后眼泪滴答滴答直掉。画中女人的眼神太悲伤,我不知道皮勒想表现的感情是什么,但于我而言,真的很悲伤,那种说不出口的深邃的黑暗感。
唐伯虎的“梦仙草堂图”。虽然构图和意境不算最好,但却是最让人眼前一亮。作者画的是自己得道飞升了情景,直白的简直有些突然。敢在画面正中来这么一笔,在那个年代实在是一场离经叛道的创新。
不得不说是《罗纳河上的星夜》,这应该是一幅非常有名的画了,但即使看过再多次下一次看到的时候还是会被感动,是真的美得梦幻,梦幻得为之心颤。期待有一天能看到真迹,那时我应该会沦陷吧。
“泼墨仙人”以前美术书上看到了,寥寥几笔一个怡然自得的老头跃然纸上。每次看到,都觉得老头在自言自语“哎呀,今天过得好舒坦,回家!”。以后要去台湾看看真迹。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画中少女的气质超凡出尘,她心无旁骛地凝视着画家,也凝视着我们。欣赏这幅画时,观者会很轻易地融化在这脉脉的凝望中,物我两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