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对薛宝钗和林黛玉的不同感情,书中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对宝钗应该是一种尊敬和客气。宝玉本身就是爱惜女孩子的人,他在女人堆里长大,最上心的也是女孩子家的各种小事。但是对于黛玉他却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黛玉的事都是放在心尖上的。
在第二十回“王熙凤巧言弹妒意 林黛玉巧语谑娇音”中,林黛玉又和贾宝玉生气了。史湘云来了贾府,在贾母处和众姐妹玩笑着。此时宝玉刚好在宝钗处玩,听见说史湘云来了,就和宝钗一起过去,这一去就被林黛玉抢白了一番,之后黛玉赌气回屋垂泪,宝玉赶紧去劝。一种方法不行再换一种,就有了下面宝玉这段推心置腹的暖心又让黛玉放心的话:
宝玉听了忙上来悄悄的说道:“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姐妹,宝姐姐是两姨姐妹,论亲戚,他比你疏。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林黛玉啐道:“我难道为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
就是“亲不间疏,先不僭后”八个字,贾宝玉巧妙又温情的劝解林黛玉。关心则乱,林黛玉太在乎贾宝玉的一举一动了,平时又爱多想,不免伤心,被宝玉这样“旁观者清”的点醒,瞬间也就不再担心了。她与宝玉怄气,不是为了让他疏远宝钗,而是害怕自己的真心错付,而宝玉也用这八个字明确的告诉黛玉他对她与宝钗感情的区别。
很好,只是好而已。
贾宝玉对薛宝钗很好,很客气的一种好。在贾宝玉的眼里薛宝钗太厉害了,在薛宝钗这里没有她办不到的事情,可谓是“女汉子”、“女中豪杰”“女强人”等。
薛宝钗的诗词功底还特别的棒,如果说他们在一起上学的话,薛宝钗就是“女学霸”。在职场上的话薛宝钗就是“女强人”“职场白骨精”。
薛宝钗近乎是一个完人,诗词功底厉害、女红厉害、处理家务事厉害、人际关系厉害等方面都非常的厉害。对自己和家人都有很好的安排,当哥哥薛蟠出事,自己非常的冷静面对事情,想办法解决。
正是因为是一个“完人”,让宝玉只能对他“好”,客气的好,因为宝钗不需要宝玉的照顾和疼爱。相反宝玉对林黛玉不止是好,还有满满的疼与爱。
林黛玉从出场就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让人看了就有想要保护的冲动,而宝玉本身就是一个多情之人,看到黛玉的样子更想要保护她、疼爱她。
贾宝玉对薛宝钗的态度应该就是仰慕,因为薛宝钗特别的有才华。在那个封建社会时期,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我觉得对于女孩子来说学习一些知识是挺重要的。贾宝玉应该是把薛宝钗当成自己的姐姐了,因为对贾宝玉来说,林黛玉才是他最喜欢的姑娘。
虽然后来贾宝玉确实和薛宝钗在一起了,随着家道中落,贾宝玉还是选择放弃薛宝钗出家了,让薛宝钗一直守着活寡。其实我觉得贾宝玉不是喜欢薛宝钗,只是作为朋友而已。而且结婚以后,贾宝玉也没有做出对不起薛宝钗的事情,我觉得这一点挺好的。毕竟贾宝玉也是一个风流的才子,而且从小就在女人堆里长大。
不管怎么说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一个错误,如果当初贾宝玉娶了林黛玉,我想林黛玉也不会被气死,贾宝玉也不会选择出家,也不会伤心一辈子,可惜造化弄人啊。
我感觉宝玉对薛宝钗就像林黛玉对宝钗是一样的,都是怀着欣赏与钦佩的眼光去看宝钗的,不同的是,黛玉与宝钗更亲近一些。
元妃省亲时,宝钗帮了宝玉一把,宝玉便对宝钗说,从此她也是他的一字师了。还有宝钗过生日那回,为了让贾母高兴,宝钗点了一出热闹戏,宝玉当时有些不高兴,觉得这种吵吵闹闹的戏没什么看头,烦人的很,宝钗告诉他,点这出戏是因为里面有一首词填的很好,宝玉就拉着宝钗,要宝钗念给他听。宝玉听完之后,觉得果然是首好词,后来还因为这首词引起了一场小风波。
书中还有很多细节都能够看出,宝玉对宝钗的态度和对黛玉的态度是明显不一样的,宝玉对黛玉亲近很多,也更喜欢和黛玉一起玩,对宝钗则更多是类似于崇拜和仰慕的感觉,就像是学弟对一个优秀的学姐的那种情感。
客观地说,薛宝钗无论才貌还是为人处世的练达,都堪称完美,但正是这种完美,让人看不清她的真性情。这种人就算是你和她恋爱结婚了,你也弄不清她是爱你才和你在一起,还是爱你具备的条件。所以我喜欢她。以贾宝玉的真性情不可能喜欢她,只能敬而远之。
贾宝玉只是把薛宝钗当姐姐,当亲人对待!从来没有喜欢薛宝钗,更没有过爱过薛宝钗!因为宝玉心里只有神仙似的林妹妹一个人!当心爱的林妹妹走了之后,宝玉的人和心跟着一起走了!如果宝玉心里真有薛宝钗,宝玉就不可能出家当和尚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