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你喜欢孔子还是老子?优质

656次浏览| 2022-07-29 18:29:06 更新
来源:互联网
6个回答
满意答案

喜欢孔子,原因有三:

第一,   喜欢他的务实。孔子被命为世界四大圣哲之一,当年《论语》的英文版传到欧洲,黑格尔对孔子的评价是:如果没有《论语》的英文翻译,听孔子的鼎鼎

大名,我还以为是多么了不起的人物,等看完《论语》之后---什么啊?讲的和市井小民的处世之道没有区别啊,老太太们都会,一点学问也没有。其实,黑格尔没有说错,孔子的确是没有什么大的学问,这个和老子是没有办法比的。但是,孔子特别的务实,《论语》全篇都在讲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学而时习之,不宜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之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到了新的东西不断地练习达到熟悉的程度,不就可以拿出去说,不就可以说服别人了吗?这讲明的是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的目的。春秋时期属于中古时期,在商代时期,两串钱就叫一朋(《诗经》中有引用),引申到后面朋友时,朋指的是有钱的人,也有人说月是肉字旁的变体,所以朋又可以指关系好到可以有肌肤接触的人,友是指志向一致的人。有朋自远方来,有肌肤接触的“发小”拧了两串钱来请你吃饭,你能不快乐吗?(当然这个翻译是我的夸张用语)。这是多么常见的生活状态啊!所以说孔子务实。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是老师,学生来向他请教知识是要花钱的,可是有些人就是你讲了N遍他听不懂,所以孔子说:拿人钱手短。他听不懂你不要和他生气,这才是君子的行为啊。看吧,那些因为前天晚上打麻将输了钱的老师们,想想这位万世师表的话是不是觉得很汗颜啊!务实的孔子啊,字字珠玑!

第二,喜欢他的感情丰富。《国风。周南》作为《诗经》第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按《毛诗》(对《诗经》的注解有鲁、齐、韩、毛四家,但前三家都失传,所以以赵人毛苌传《诗》为版的注解今日称为《毛诗》)的注解,本诗来自于周巍王夫人所写。关雎鸟在春天的时候开始求偶,周巍王夫人发现皇帝居然不早朝----原因不二:思春。所以周巍王夫人不得不感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由于女子皇帝不早朝在中国古代想来都是大事不妙,既然女子乱朝纲就不能让一个女子占据了整个男子心里,于是周巍王夫人不得不替皇帝选后妃。最开始的不甘心: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挑来挑去,都看不上,所以左右流之。但是不挑选出自己合意皇帝也合意的女子就交不了差啊,于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到底是自己的丈夫怎么可能愿意和其他的女子共同分享呢?(要是现代女子估计早离婚啦!!怎么可能帮老公找小三啊!!)最后君王总不上朝,天子不上朝,罪在谁??!!女人啊!红颜祸水!!周巍王夫人开始反省自己不能这样自私,不能这样眼中容不了他人。于是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挑选好其他的妃子之后还再次做出表率: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所以中国人说家庭和睦是:琴瑟和鸣!我想孔子把这篇后妃之德的文章放在《诗经》第一篇和在鲁国当时母系氏族几乎完全转化成父权制度有关。在这可以看出孔子的价值观,当我以为孔子是很沙文主义地强调男性的重要性时,却发现《诗经•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说明的是一个少女要求婚姻自由的故事。《诗经》中还有描述怨妇的,也有描述“少女怀春”的,特别是《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树上的梅子熟了七成,有心追我的那小伙儿,千万不要误了良辰啊。 树上的梅子还剩了三成,追我的那小伙儿,选日子不如撞日子,咱今儿就把事儿办了吧。树上的梅子都装进筐里了,追我的小伙儿,咱也别选日子撞日子了,我这就搬过来住一块儿是真格的。)哈哈,笑死我了,想想孔老夫子一至圣先师坐在自家屋门口唱着这首诗,是不是觉得特有趣----现代剩女的真实写照啊。一代圣人,感情确是如此丰富,又岂有不喜欢的道理呢?第三,   喜欢他的生活状态。首先,孔子开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丧葬公司,有道是家中死人不找孔子埋不好意思,找孔子埋会要弄得个倾家荡产(程序复杂且收费高,

还不能还价—也不好意思还价啊!)由于公司的高利润,所以孔子的生活质量还不错,喝茶饮酒都很有讲究—绝对的小资情调,并且绝不吃剩饭剩菜。其次,孔子是当时最大的在野党首领。弟子三千---民办学校三千折合现在的人口是三十万,目前没有任何一家民办学校可以招生三十万啊,作为最大的民办学校校长,孔子有72贤徒,而这72名弟子在不同的国家任高官,有任何疑问还得回来请教孔子,这么大的势力任何一国的国君都不敢得罪孔子啊。绝对的自由啊!!!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我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没准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要是知道我们的孔老夫子就应想到没有足够的实力哪来的自由啊,也就不会写下《自由与爱情》这首诗啦。再次,孔子的心态很好。孔子对学生读书的要求是一定要认真认真认真,唯独对《易经》的评价是:玩味而索得。试想一下:在一个夜色朦胧的晚上,古代也没有灯。眉毛胡子都白了的孔子把八卦刻成一幅“麻将”,放在手上把玩,玩上瘾之后还睡不着觉。老来乐啊!还有孔子的射箭以及驾车技术很高,经常自处去玩等等。

176 0

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先哲,老子和孔子的人格魅力和思想观点对人类社会发展都具有意义深远的广泛影响,所谓山高水长,其名不朽。就传世的经典来看,二人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简列于下:

其一,都是有大胸怀大智慧的人,都努力于道而不拘一端。故老子说:“吾道大似不肖,若肖,其细也夫”,而孔子则说“君子不器”。

其二,都是心怀天下的人,都以天下为已任,都对人和社会的动变规律作过深刻的阐述和分析,不论其出发点和解决方式有什么不同,但殊途同归,那就是主张“和”——和谐相处之道。故老子云“和其光,同其尘”,孔子则云“和而不同”。

其三,都对时间有很深的觉悟,对时间规律作过探讨。老子云:“天长地久”、“动善时”、“道乃久”、“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不道早已”、“有国之母,可以长久”;而孔子也有诸说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使民以时”、“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朝闻道,夕死可矣”、“不时,不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日月逝矣吾何之”、“日月逝矣,岁不与我”。

其四,都讲求诚信,主张实事求是而为,反对虚伪不实。老子云:“用兵有言,吾不敢为客而为主”、“为无为则无不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孔子也有言:“诚哉是言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克己复礼”、“义以为上,义以为质”。

其五,都以为,当人违背了道、德规律时,就一定会遭到失败并承受惩罚。老子云:“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身殃”、“不道早已”;而孔子云:“获罪于天,不可祷也”。

其六,都有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老子云:“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不敢为天下先”;孔子则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其七,都很注重节俭,反对奢侈祸乱。老子云:“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而孔子也以为:“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固孙也,宁固”。

其八,都反对盲动妄为。老子云:“勇于敢则杀”;孔子则云:“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铰”。

其九,都以为人应顺天应时,不可恃己妄为。老子云:“君子得时则驾,不得时则蓬累而行”;孔子云“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其十,都认为人的觉悟有迟有速,人的认识有深有浅,人的思想境界是存在差别的。老子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闻道”;而孔子亦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又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也”。

247 0

司马迁是如何评价《道德经》的呢?他说,老子五千言的主旨,无非就是“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按老子本人的说法,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即君要无为,民要自化,为此,司马迁还在他的《货殖列传》序言中专门批判了《道德经》中小邦寡民的思想,认为这些思想违背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所以即使弄成家喻户晓的红宝书,也无济于事。相反,无需统治者发号施令,各地民众就会互通有无,造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经济秩序。

巧合的是,最近几十年出土的一些简帛,也为司马迁的评论增加了一些佐证,首先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老帛书,揭开了黄老道家治国安邦的一段历史,也部分纠正了道家出世的偏见。不久,郭店楚简《道德经》的出土,既让冯友兰和钱穆的结论不攻自破,也让人们意识到,《道德经》的内容并非一直保持原貌,而是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了许多增删,比如在郭店楚简《道德经》中,无为自化的主题表现得更为纯粹,而愚民、小邦寡民等与无为而治相违背的内容,基本上就见不到。接着,上博简《恒先》的出土,又让人们见识了先秦道家对自化的认识高度,也让人们认识到,老子的无为而治并不神秘,它是建立在万民自化的基础上的。唠唠叨叨了这么多,我现在要拿着司马迁无为自化的利器乱舞一通了,如果不小心伤着谁了,那就请多担待。

首先,我认为,老子的无为和自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为就是不为,实在不得已也只是做一些辅助工作,自化则是自为自学自治自富自朴自宾自均自我放纵自我克制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总称,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自组织化。事实上,老子的道德经中确实充满了“天道无为,万物化育”、“我无为而民自化”以及“自然”、“自成”、“自宜”、“自化”、“自富”、“自正”、“自均”、“自生”、“自是”等种种表述自组织秩序的话语,正因为如此,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里高津认为中国道家具有“自组织”和“自发运动”的思想,司马迁用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来总结其主旨,确实是很有概括性的。

其次。老子五千言不是古兰经,也不是红宝书,还不至于到句句是真理的地步。当然,老子五千言(指通行本,下同)中,确实也有小邦寡民和愚民等与无为自化相违背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而且郭店老子中基本不存在这些内容,到底是老子本人的意思还是后人增补的,还未可知,但即使是老子本人的意思,也没必要迷信,因为老子本人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已经否定了绝对真理和伟光正的存在。

144 0

在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孔子和老子是两位具有代表性和开创性的人物。作为儒家与道家学说创始人,他们都生活在春秋晚期,基本同处一个时代,诸多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证实孔子曾多次向老子问礼。

虽然《孔子见老子》画像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但它们共同的主题是积极宣扬谦虚好学、尊老敬贤美德的儒家社会思想。《孔子见老子》画像也反映出儒、道思想的交流与沟通。儒、道文化同源而异流,两家文化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诸多共通之处,只是由于不同的文化主张,产生了两条风格各异的思想文化发展道路。因此,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像也反映出了儒、道两种思想文化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交流与发展。

犬儒那些小人,都是先改了别人的经典,然指着他自己改的地方,骂别人。几千年的老手法了。如果不是道德经传播太广,还存不存在都难说。

127 0

老子的哲学近乎玄学很难实用,孔子的哲学是人类最先进的哲学,是人人必修课,不学儒学无以为人

收到656个赞
最新文章
你喜欢孔子还是老子?
你喜欢孔子还是老子?
追剧小科普07-29
地图鱼分工
地图鱼分工
656
玛瑙和玉哪个好
玛瑙和玉哪个好
追剧小科普07-29
柳先说
柳先说
556
为什么把一些医术不高甚至昏庸的大夫称之为蒙古大夫?
为什么把一些医术不高甚至昏庸的大夫称之为蒙古大夫?
追剧小科普07-29
经典影视王
经典影视王
269
儿童猜的元宵节灯谜
儿童猜的元宵节灯谜
追剧小科普07-29
阿离解说
阿离解说
446
如何引起自己对一件事物的兴趣?
如何引起自己对一件事物的兴趣?
追剧小科普07-29
游戏使者
游戏使者
784
清炖排骨的做法孕妇
清炖排骨的做法孕妇
追剧小科普07-29
专注三农视界
专注三农视界
747
1218是什么星座
1218是什么星座
追剧小科普07-29
娱乐不八卦才怪
娱乐不八卦才怪
300
如何辨别龙泉青瓷冰裂纹?
如何辨别龙泉青瓷冰裂纹?
追剧小科普07-29
电影圈儿
电影圈儿
595
关心的句子
关心的句子
追剧小科普07-29
柳先说
柳先说
496
晒一下你们的手机壁纸都是什么?
晒一下你们的手机壁纸都是什么?
追剧小科普07-29
古代的趣事
古代的趣事
817

古代的趣事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