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了,虽然这个问题看似极其无聊,树而已,每颗都差不多,有什么好看的,但静下心来思考,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每天在生活中奔波,错过了身边的事物,把他们当作平常,更别说树了,但当你认真的去看,去观察,你会发现如此的美妙,赞叹自然的细腻,看的是树,也是人生。
小学那段时光,家门前的小公园有颗细榕树,听家人说我未出生就已经种在这里了,可以说是看着我长大,当然,我也经常看着他,他是如此的巨大,枝繁叶茂根茎也很多,在我这小孩子眼里,他就是巨人,同时也是历尽了沧桑的巨人,因为树干上遍布了各种伤痕,有些听大人讲是以前下雨刮风吹掉的树枝留下的疤痕,有些是挂东西被铁丝留下的痕迹,有些是情侣在上面留下的爱了刻印,出于小孩的好奇,我经常会去摸摸这些痕迹,看看上面的文字。
这一棵树,孕育着我们几代人,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也孕育着生命。有段时间我看见上面有个鸟巢,但周围的调皮孩子经常会用弹弓去射小鸟,很快这些小鸟也在小孩的嘻哈声中搬走了,但小孩最不缺的就是娱乐,夏天我们在树下乘凉,吃着5毛钱一根的糖水冰棍,听村口的老伯在榕树下面讲故事,三国演义,西游记,奇闻怪事,绘声绘色,疑幻似真,给这颗大树也蒙上了神秘色彩。到了落叶时节,老人家感叹落叶归根,我歪着脑袋,似懂非懂,跟着老人一起叹气,大人们都笑了。
出来外地工作后,我就很少回家乡了,家乡的树我倒是经常惦记着,也许是惦记那段时光,房子周围中了很多绿化树,有时候无聊会走出阳台看看,却没了那种感觉。
我想我没有认真看过一棵树吧,从我的记忆里开始好像自己没有认真看一棵树的习惯。但看到这个题目我很感兴趣。就像是达芬奇画鸡蛋一样,老师一直让他画鸡蛋,后来达芬奇也很不耐烦,可就是在后来他画着画着,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一个人学习技术不在乎你学多少种,只要你掌握得足够精巧,那么你也一样会出类拔萃。就像你去看一棵树一样,有人会认为你是个傻子,或者认为这样的事很无聊,但是你值得你自己是你自己,跟别人都不一样,所以认真去看一棵树,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们出去找四叶草,传闻说这种植物可以带来幸运,现在成了某个男子组合的粉丝名了,这个组合很不错哈。那时候就盯着一大片绿油油的地,大家就开始找,好像这样的确有一定的效果,对于一个人的注意力的影响。当初有几个找四叶草很厉害的小伙伴,从小就证明了他们出色的观察力,成绩也一直很不错,想必也一定和观察植物有关吧。
现在我都有一种冲动,我想去看看一棵树,随便它长什么样,随便它的故事会怎么样。一个树记录它的年华的是它的年轮,每一轮就是一段风霜。树的姿态千奇百怪,但是它是自然世界里面孕育的精华。我们总是在现实生活中迷茫。然而给心灵放个假。可以把自己的疑问向树问一问答案。我好想去看看树到底有怎么样封藏在自己心里的故事,所以我会去尝试和树来一次心灵的交流。
这是因为,看一棵树,能够增强我们大脑中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它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会对平静的外部条件进行反应:让血压降低,脉搏速度减缓,让呼吸平静,就连肌肉也渐渐松弛下来……于是,看到树后,副交感神经系统开始发挥作用,人的整个身体就这样慢了下来,自然感到轻松了很多。
而且,就算是在城市环境中,看到真正绿色的植物或者是人造的绿色景观,都要比其他人造物品更让人心情放松。
和树在一起,人也变得简单了。
树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让人开始享受一些很简单的东西,比如透过树叶的阳光、叶子的味道、树桩背后的岁月、活泼的绿色……
于是,心理学家对此提出了“注意力恢复理论”。也就是说,处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不需要像处在城市中一样,花费那么多的注意力。在自然中,我们的大脑可以得到真正休息、恢复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