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玉平生第一知己,自然是林黛玉了,他对她的爱是刻骨铭心的,正如他对凤姐所言:“我有一个心,前儿已交给林妹妹了。他要过来,横竖给我带来,还放在我肚子里头。”他虽因失玉而变得神志失常,疯疯傻傻,但闻说林黛玉将成为他的妻子时,“真乃是从古至今天上人间第一件畅心满意的事了,那身子顿觉健旺起来,——只不过不似从前那般灵透”,可见林黛玉在他心目中有着何等重要的位置!
然而在灯烛辉煌的新婚之夜,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人设置的“掉包计”,在贾宝玉急不可耐地揭开新人头盖时,一切都暴露无遗,原来聚的不是林黛玉,而是薛宝钗。
眼看新婚“圆房”之事将要成为泡影时,薛宝钗为夺回“圆房”对象又用了那些心机呢?
贾宝玉先是“两眼直视,半语全无”,接着“本来原有昏愦的病,加以今夜神出鬼没,更叫他不得主意,便也不顾别的了,口口声声直要找林妹妹去”。一种深重的失落感,化作无可计量的痛苦和忧虑煎灼着他,使他再也无法承受,终于疯病重萌,闹得贾府老大的没趣。
作为新娘薛宝钗,这本是她人生中的头等大事,然而却因贾宝玉的疯病发作,受到了难以明言的冷遇。没有在新房与夫婿喝合卺酒,没有对剪红烛,没有温言暖语,没有床第之乐,她孤独地和衣而睡,度过了她新婚的第一个夜晚。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已经过专业考证为明末清初的大才子吴梅村所著,后经曹雪芹批阅润色增删十载所成,总共108回,每9回为一小册,大家可仔细看一下,在癸酉本中第108回回末有批语:“本书至此告一段落,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而后28回所影射的清朝初期对汉人的血腥统治太过明显,故不得不忍痛将后28回斩落,虽程、高续写了后40回,但与作者的初衷及前80回的伏笔影射完全对不上,大家可看一下癸酉本的后28回,虽然这28回的文字稍显粗糙,但故事情节简直惊世骇俗,又偏偏与红楼梦前80回的判词、伏笔、乃至脂砚斋等人的批语都十分吻合,困扰无数人的红楼之谜,几乎一下子全解开了。
这一下,我们总算可以明白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草蛇灰线,那样字字泣血,原来红楼梦竟然埋藏着那样一段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斑斑血泪;希望大家好好看一看癸酉本的后28回,最后对红楼梦的所有人物都作了总结,都上了情榜,主要人物又都回到幻虚仙境重逢。
宝玉大婚之夜,黛玉病逝,而贾宝玉的心病,是因林黛玉而生,也愿意为林黛玉而死,他哭道:“我要死了!我有一句心里的话,只求你回明老太太:横竖林妹妹也是要死的,我如今也不能保。两处两个病人都要死的,死了越发难张罗。不如腾一处空房子,趁早将我同林妹妹两个抬在那里,活着也好一处医治伏侍,死了也好一处停放。你依我这话,不枉了几年的情分。”
薛宝钗毕竟是个有胆有识的女子,在最初的怨悔之后,立即振作起来,木已成舟,成了人之妻,她岂能失去贾宝玉。她深知贾宝玉的心病是因林黛玉所引起,便开始一步一步施展她的才智,从精神上对贾宝玉进行有效的治疗。
在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新婚之夜,林黛玉以为贾宝玉负她,悲恸至极,焚诗稿,断痴情。尔后,孱弱的身子终于经受不住这种毁灭性的打击,气绝身亡,魂归离恨天。林黛玉死了,整个贾府尽人皆知,独独瞒了贾宝玉,以恐他病笃日甚,但贾宝玉的病依旧愈来愈重,闹到起坐都不能,汤水亦不进了。于是遍寻名医,皆不识病源。那位姓毕的穷医生“诊得病源是悲喜激射,冷暖失调,饮食失时,忧忿滞中,正气壅闭;此内伤外感之症”。虽岐黄高明,下药准确,岂能医得贾宝玉的心病!
贾宝玉先是“两眼直视,半语全无”,他当时有着一种深重的失落感,化作无可计量的痛苦和忧虑煎灼着他,使他再也无法承受,终于疯病重萌,闹得贾府老大的没趣。
Array
薛宝钗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她知道宝玉喜欢的是黛玉,为什么还要嫁给宝玉,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