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给了女方20万元的彩礼已经算是体面了,如果要再加上10万元的酒席,就更不错了,即使是在一些彩礼比较重的地方,这也说的过去了。
在我国,结婚需要男方送给女方家里一大笔金钱作为彩礼,这样才能把女方娶回家,这种习俗已经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彩礼钱的金额根据地区不同数量也不同,在一些地区,高额的彩礼已经让普通的家庭难以承受,而且最近几年,彩礼钱的金额一直在不断的上涨,从一开始的八万八到后来十万八、十二万八,甚至涨到了十八万八。
如果说你结婚给了女方家20万的彩礼,这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已经算是很体面了,这也足以说明你的经济能力比较好,能在结婚以后给女方带来幸福生活,前提是这20万块钱是你自己挣的,而不是向亲朋好友借来的钱,而且结婚之前肯定是有房子的,这已经是结婚的标配了。再另外加上10万元办酒席,就已经很风光了,10万元能办很好的酒席了,在一些中高档的酒店都差不多。所以你完全不必担心不够体面之类的事。
我认为彩礼钱已经成了家庭之间攀比的一种手段,好像人们都认为谁家给的彩礼多就说明谁家更有钱,彩礼多也显得姑娘更有地位,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巨额的彩礼背后带来的是一个家庭的负债累累,很多农村家庭的父母为了凑够彩礼钱为儿子娶媳妇,借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可是结了婚以后债不都堆在小两口身上了吗?
因此我认为彩礼多的婚姻不一定会幸福。过日子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来过,有多少花多少,而不应该消费未来。在我的老家,彩礼钱就不算很高,而且一般女方家里都会把彩礼钱原封不动的当做陪嫁,或者只是象征性的要一点表达意思,更有一些家庭,不愿女儿嫁过去受到委屈,不仅不要彩礼钱还给更多的金钱作为嫁妆。
去年我朋友的姐姐结婚时就是那样,双方家庭条件都还不错,所以完全没必要在彩礼和嫁妆上面进行过攀比,于是她的父母在她们女儿出嫁时就陪了20万元的嫁妆,这可以看出来,虽然是嫁女儿,但父母对女儿还是有足够的疼爱,我想双方父母更多的也希望小两口更幸福一些。
男女之间结婚是因为相爱。并不是体面不体面的问题。你们的感情不是可以用钱来衡量的。
现在结婚的普遍彩礼都很高。不能一概而论,20万的彩礼钱加10万的酒席就是体面。或许有的地方根本用不了20万。这样显得有点儿做作。好像在花20万块钱买一个媳妇儿。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可以依照家里的经济情况跟当地的情况而定。如果两家都商量妥当的话。不要那么多彩礼钱也行的。毕竟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都是自家人,谈钱未免也太伤感情了。
在用不了20万的地方你可以就少给他一点,让这个钱给自己当做一个小买卖的资本。也可以孝敬双方的老人。让妻子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些都是可以做的。不必要做的太明显。
但是如果比20万多的话。你就应该走一个过场,不管家里有没有这么多钱。借着也应该给,因为丈母娘养了一个闺女20多年。突然之间变成男方家的人了。虽说以后还会孝敬吧,但是总感觉自己的闺女变成别人的了。而且没有父母会说自己嫁女儿就图彩礼钱。一般的家庭都是希望可以比别的人家好一点,觉得自己的闺女有一个好的归宿。追求一下心里的安宁而已。等婚后,都会让带回去,这样算下来也就是个过场。
如果要是真心相爱,体面与否都是可以慢慢商量的,都给对方一点面子,男方让女方的家里办的体面一点。女方考虑一下男方的经济问题,和和美美的度过就好。
要看是在什么样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对钱的衡量度不一样,可能在这个地方比较体面,对其他地方算是垃圾一点的,所以不能用固定的数字来衡量是否体面,要根据女方家的地方,风俗来衡量,比如说在浙江上海那些发达城市的女孩子,你这点钱可能根本就不算个什么,在别人眼里可能就只是个普通的婚礼,但是如果是在一些比较一般甚至穷的农村,县城,这些就算是很体面,有钱的了。
我是属于贵州这边的一个小县城,云贵川本就是比较穷的省市,所以在这边普遍的彩礼都比较低,稍微好一点的地区也就一二十万,弄个酒席也就花个五六万,在农村来说就更不堪,男方家一般都是给个十万就算好的了,酒席也就两三万,但是对于农村来说很多地方的风俗比较多,也需要话费一笔钱,也就两三万这个样子。
在我们这边农村,结婚算下来也不是很贵,说不贵又好像有点花费,如果两个人准备结婚,不管算没算下日子,就会在这个时候女方带男方去家里认亲,也就是带上礼品去女方的亲戚家一家一家的人,这些礼品就有五花肉一大条,礼盒一两个,在结婚日子定下来的时候,男方要带上媒婆去女方家提亲也就是送彩礼,这个时候花费的就是彩礼和小部分礼品钱,结婚的时候必须最少要十二辆车去接,送亲客到男方家的时候,男方还的每家包一个红包不得少于120,婚后第一年过年每家每户去拜年,生小孩的第一年也要带上孩子每家都去拜年,这样算下来也差不多就5万,彩礼也最多十二万。
如果是对于我们这边来说,这样的彩礼和酒席算的上是很体面的了,但是对于其他地方来说就不一定了。
如果王思聪结婚这么搞,会被女方骂得狗血淋头。所以彩礼和酒席,要根据男方的家庭收入。一般而言,彩礼和酒席合起来的花销,不要超过男方整个家庭(即结婚男+其父母)的半年收入,否则就会闹得鸡飞狗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