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断不断必乱。把一些事物扼杀在萌芽时候,等回过头在看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自己那时多么明智。
换句话说,断与被断相辅相成,不断怎么有被断,而被断的前提就是断,所以说断则被断。
孟母三迁不就是断与被断的故事吗?孟子小时候顽皮,心性不收,看到什么学什么,而这也是最让孟母头疼的事情,因为每迁去一个地方,孟子都能很快就适应那种生活。
孟母就带着他一次又一次的迁居,而期间,孟子和他的玩伴不就处于断和被断的情况吗,孟子的断就决定了玩伴的被断,和他之前生活的环境,习惯,以及曾经的熟人的被断,这也表明了断则被断。更加明确表明断则被断应该说是感情上的吧。
可能有些人的感情处于藕断丝连,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没有必要,只会加深这个“断”的痛苦,长痛不如短痛。
情侣之间,分手就是断与被断的表现,往往是一方提出分手,而这一方也是要求断的那一方,而另一方就是被断那一方。
你可能会说,不同意分手,或者说两个人分手没有成功,无论结果怎样,都改变不了提出分手是断的那一方,而你自然也就是被断,两者相互依存,有其一必有其二。
两者也可以说是因果关系,断是因,被断则是果,就像数学会出现一些真命题,假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而我们的生活也是有这些命题组成,无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不论命题怎样改变,无非就是改变了条件,却改变不了结果。
相信我们每个人的感情中都会有很多挫折,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需要经过时间的磨练,也都需要经过自我的调整。然后开始磨合,经过不断的磨合,我们的感情才能变的不断圆满。经历过时间以后,也可能经不起任何的波折,从此一拍两散。
如果我们的感情走到了低谷,无论或早或晚,其中一方都会提出分手,断的干净的。那么,我觉得就要根源找问题了,两个人玩断的基础是他们的感情走到了尽头,不再那么相爱了,甚至和对方在一起都觉得没有意思。也就是说,当另一方提出要断干净的时候,其实也不是一个人的想法,而是他们共同的想法。其实表面上理解和实质上理解是不同的。实质上是,当其中一方要断的时候,其实另一方也已经断了。所以,我们对人要真诚,也就是说,我们怎么对别人,别人可能也会怎么对我们。当我们觉得感情不复存在的时候,其实别人也觉得不复存在了。其实所有的一切,别人也都能感受到,其实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仅是没有给自己选择,也是没有给别人选择的。
如果所有的感情都能长久,那真的很好。如果所有人斗不过分离,也真的很好,我们要多为别人考虑,凡事学会换位思考,多换个角度想,事情真的没那么复杂。也不要总想着把一切都断干净,我觉得这样也不太好,因为人生都是没有回头路的,所以要多个自己留条路。
办事犹豫不决,反遭受祸害牵累。《黄帝四经·兵容》:因天时,与之皆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嗟乎!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主公岂不闻周公诛管蔡之事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望早早决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