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陵墓发掘的保护技术仍然不足以保证陵墓打开时里面的文物遭受破坏,而且古代帝王陵墓的发掘与挖掘技术、保护技术也没有必然的关系。
我国唯一一次发官方发掘就是开掘明定陵,是由郭沫若主张并且主持的,这次皇陵发掘的声势浩大,但是取得的考古成就却没有那么大,反而造成了巨大的文物损失。
那一时期的文物保存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很多珍贵的文物都因贸然发掘而损坏。即便现在我们的文物保存技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每一种文物的保存环境都不一样,不能够一概而论,不是简单的放到真空和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就可以的,对于现在的技术不要盲目的自信。
陵墓中的文物掩埋在地下,是因为多年来形成的稳定环境所以才能长期保存下去,在打开陵墓的那一瞬间,空气流动和温湿度变化都有可能造成这些文物快速的腐坏,这些损失都是不可挽回的,连给人们去保护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他们最开始的颜色非常艳丽,但是在掘开土层的那一瞬间,考古学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变成丑陋的土灰色,我们从壮观的军阵中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繁华,但是却再也无法看到它本来的面目。文物在地下历经成百上千年的历史,很多东西都已经变得与原来有很大差别,任何一次轻巧的触碰,都可能让它灰飞烟灭,也许再过数百年,都没有什么技术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可能把整个环境都固定下来,所以主动挖掘皇陵这些事情还是要留给后世人去做。
除了挖掘技术和保护技术以外,任何一座陵墓都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产,是我国文化传承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之中,人们事死如生,我们的祖先不允许任何一座陵墓遭到破坏,这是我们的道德体系和文化体系都认可的事情,能为了满足某一部分人的欲望,就去破坏我们祖先安息。
不过现在对古陵墓的保护原则就是让它安安静静的躺在原地,除非遭到地质环境变化产生的破坏以及人为的盗掘,考古人员不会随意去挖掘任何一座陵墓,皇陵也是一样。这些陵墓整体都是一件文物,我们不希望因为一些没必要的事情,让后世人再也无法领略它的风采,保护任何一座陵墓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里面都存在着中华民族的根,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皇帝的墓里面保存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如果挖掘出来,会受到不法分子的垂涎。在没有能力保证文物安全的情况下,是不会冒险去挖掘的。
皇帝的墓穴,为了防止有人盗墓,会做好保护措施,设置机关陷阱,让盗墓者有去无回。在没有了解清楚墓葬的具体情况下,是不敢贸然动手挖掘的。
在皇帝墓里面,除了可以拿走的文物之外,还有无法拿走的文化遗产,比如壁画。因为墓的特殊构造,能够保持千年,受到外面空气的影响,很容易腐蚀掉。
古人都是以土葬为主,埋在墓穴里,尸体能够千年不腐。如果挖出来不能妥善的保管,尸体很快就会腐烂。在没有足够的场地和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在墓穴里是最安全的保护。
出于对皇帝的尊重,挖掘墓葬,是侮辱古人的行为。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一直传承下去,当作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遗迹保存下来,供世人瞻仰。
考古的目的是什么?除了满足好奇心有没有更重要的目的?考古考的是文明,文化,是文脉的传承。而文明首先就是对逝者的尊重,对先人的尊重。西方挖坟掘墓式考古本身就是野蛮的,就与文明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