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骨工艺发源于街津口,保护区域也在该地。赫哲族的鱼骨工艺,是在传统的桦皮、木雕工艺的基础上开掘形成的。之所以有了鱼骨工艺,这与赫哲族深邃的鱼文化密不可分。鱼是赫哲人三餐必不可少的食物,有用吃剩的鱼骨制作鱼骨工艺品的奇想自然也就顺理成章。鱼骨工艺品的用料都是天然鱼骨,用鳔胶粘接,其作品构思巧妙,造型精美,显现出了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特有风格,堪称赫哲族文化园林里的一株奇葩。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赫哲族的鱼骨工艺迈向了它自形成以来的第一个高峰。在参加国家文化部举办的“中华一绝”大赛上获得了银奖。应该说,它是国内鲜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拓宽了人们的艺术生活视野,丰富了祖国文化艺术宝库。
赫哲族鱼骨制作工艺可以追溯。赫哲族作为中国北方惟一的以捕鱼为生的民族,因此赫哲族特有的鱼皮衣、鱼皮靴,用磨砺而成的鱼骨、鱼刺作为身佩、头佩、项饰、胸饰、腰饰等做为装饰品就不足为奇。但随着时间的流失、历史的变更赫哲族鱼骨工艺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发展。
“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世代因袭,口耳相传的长篇民间说唱文学作品。内容大都是讲英雄复仇,降魔伏妖,人民狩猎捕鱼,向往光明幸福,追求自由和爱情的。“伊玛堪”属原始性史诗体民间说唱文学样式。
它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古老,是“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向发民族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一卷56页)那一阶段所产生的原始文化。
形式以散文、韵文兼用,即说一段,唱一段。歌手以惊人的想象,丰富的民间口语,生动的比喻,模拟各种人物、动物的对话,说得活灵活现,使听者如身临其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