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脑洞开挂的粉丝和诗词君聊人生
提到一个深度堪比「今天吃什么」的哲学问题:
诗词君思考了不过10秒
猜想大概只要做到以下4点
「在宋代写出100000+诗词爆文」
这件事将完成99%
01
选择会火的词牌名
成名的第一捷径
在宋代
萌新成为大咖写出100000+爆文的第一步
一定是选择一个会火的词牌名
词牌名并不是词名
而是曲调的名称
因为以前词是要配合曲来唱
于是按照这首曲节奏、押韵进行创作的词
就直接沿用这些词牌名了
有些曲调旋律特别讨喜、
音律不会太复杂、篇幅较为适中
选择拥有以上特点的词牌名
是轻松写出热门词的捷径
有人曾通过统计出一些热门的词牌名
其中有:
《念奴娇》、《浣溪沙》、《鹧鸪天》??
如果在宋朝给诗词瓶写爆文
记得优先选这几个词牌名
02
和大咖玩「和诗」
慧眼识珠把热蹭
古时文人有种风雅至极的(比文采)活动
和诗
说人话就是:
一个人写了首诗
另一个人再写首诗呼应这首诗
就像一唱一搭似的
▲李白与杜甫会相互赠诗,但在现存的资料中,杜甫赠李白的诗有10+首,李白赠杜甫的诗「起码明确的有3首,疑似的有1首」。
比如北宋文武双全的大咖章质夫
(文武双全的章质夫:他不仅是文学家,更是北宋名将)
写了一首《水龙吟》
水龙吟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此词一经流出就受到行业大咖点赞并疯转朋友圈
引发很多文人墨客「和诗」
文学大咖苏轼也不例外
于是写下了《水龙吟·次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次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因此好好使用这种接地气的古代「蹭热点」方式——
根据当期大咖的热门好诗词作「和诗」
并在文中巧妙植入广告展现
绝对是写出100000+诗词爆文的关键一步
03
语不惊人死不休
没有吸睛标题你就输了
古代文人墨客都是超五星标题党
比如有一本明代情色小说大师
王世贞创作的《艳异编》
你以为它是一本妖艳贱货
实际上它是一本单纯毫不做作的传奇小说集
你看到一本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
看到名字你脑中立刻出现
各种武侠小说里的刀光剑影儿女情长
然而它实际上是一本追忆南宋都城临安的散文
??
古代标题党不仅对标题有要求
对作品每个字的表达也十分执着
唐代诗人贾岛曾因太投入于
思考《题李凝幽居》这首诗中
「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的「推」字用「敲」还是「推」好
撞上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
对于文人这种近乎处女座的文字细节控
杜甫以一句总结之: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一个字、一个标题都做不到吸睛
都不好意思在古代文人圈里混了
还谈什么写出100000+爆文?
那么我们的100000+诗词爆文可以取什么词名?
结合上文它可能是:
《念奴娇·一汪春水藏碧壶》
《浣溪沙·此情此水共天涯》
??
04
请大咖代言
大咖巧用抵万金
请明星和请大咖都是分分钟需要一掷千金的
在古代不想吃土又想请一众大咖分享文章提高阅读量
那么大咖就要请得有技巧
假如有幸穿越到北宋
请务必找晏殊代言
毕竟他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如果晏殊大大转了推文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亲儿晏几道
及「唐宋八大家」之二、晏殊门生欧阳修、范仲淹
北宋名相、晏殊女婿富弼等等众多大V都会纷纷转发
一下子省了几十亿的即视感
打造一篇「宋代100000+诗词爆文」就这么简单
_
至此相信大家都知道
「在宋朝写出100000+诗词爆文」都要领了
如今万事俱备
只欠1%「穿越回古代」
蒸馏水君等你坐等你的好消息
即使不能穿越到古代与文人大咖切磋诗词歌赋但你可以通过诗词学习
和诗人词人感受同样诗情画意啊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屈臣氏蒸馏水”。
为了回答这道题,我先去查了一下宋朝的人口。看完之后简直大吃一惊啊!粗略的换算一下,宋朝的十万加相当于现在的二百六十多万了。想想当时诗词的窘迫传播途径,我也真是抚颜而泣啊,首先当年的诗词没办法被写入课本,让广大学子抄写背诵;再接着当时也没有个微博、弄成微信公众号供人们点击转发传播。真要弄个十万加的阅读量,想想还真的是挺不容易的。
俗话说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先来看看宋朝十万加爆文的打造攻略。
攻略之一:欲出爆文,先成网红。
这个条件跟现今的情况也差不多,反正人红了,诗才有可能红。
为了十万加,宋朝那些文人墨客必需先挤破脑袋的把自己先整成焦点人物才行。所以要么当官要么弃官,总要引出一点事件,才有关注点不是?实在不行了,就混迹个柳巷花坊,当时的风月圈跟现在的娱乐圈也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
总之把自己先整成个网红准是没错的,不然对于后世的那些历史编撰或者文学整理者来说,写诗的多了,为啥选择你呢。
这个方法是增加个人的影响力,把自己品牌化运营。然后通过品牌带动阅读量的提升。
攻略之二:写不好字的雕刻家玩不了极限运动。
嗯,是的你没看错。先别问我为什么要诗词阅读十万加跟写字、雕刻、极限运动有关。我们先来说说,如果一个作者写了首诗,结果没红。推出来之后,阅读才几百几千,那该怎么办?其实这个简单啊,现在不红,我可以等啊。宋朝那时候可不像现在信息爆炸,你今天看完的信息明天想找都难了。所以完全可以把这个写好的诗通过其它渠道传播出去。在漫长的时间河流里,今天你看到了瞅一眼,我的阅读量增加一条;明天你又看一次,我的阅读量又涨一回。所以要想十万加,除了诗词写的好,你还要掌握点套路。不当心机婊,哪来十万加啊!
这个套路就是首先字要写的好,字好看了,你的这首诗完全可能被作为书法家的墨宝来收藏起来,那么被一些达官贵人裱起来挂客厅墙上,还不逢人就夸啊。是不是感觉后台的阅读量已经在不停的上涨了?
再来聊聊为啥要会雕刻和极限运动。大家游览名山大川的时候,看到过各种刻在山上的字吧。这可绝对是硬性宣传!只要你写诗的山没碰到地震或者挡了愚公他们家的道,基本上流传个千年万年没啥问题。别的不说了,就现在的十一、春节类的黄金周,那还不是几天就刷出十万加的阅读量了?
只是这个方法虽然容易流传千载,狂刷阅读量,但缺点就是对写诗的人体能有要求。必竟能爬到山上以悬崖为纸、刀钻为笔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这个方法是阅读不够,时间来凑。积沙成塔、积少成多嘛。
其实在宋朝想打造爆文相对较难,必竟传播渠道少,人的层次也分成三六九等。所以很难产生一种文化输出可以达到全民认同。由此可见,当年能写出十万加的诗词大家,到现在也绝对是一个超牛的自媒体运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