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畯贬兄”,传说是承畴胞弟承畯对他降清不满,兄弟吵闹反目,承畴欲杀之,承畯逃回老家,承畴率众追杀,至泉州西隅莲心庵,看到承畯写的一块“大无良心”的木牌,受到良心责备,才返回京城。据传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悬挂的“大乘莲心”这块牌匾就是当年洪承畯写的。这个问题,道理同样很简单,洪承畯如对其兄降清存心不满,就不会到江宁报父丧,更不会随承畴进京。另一方面承畴和承畯是亲兄弟,并非仇人,承畴绝不可能从京城直追到泉州,即使是仇人,也不必他亲自出马。再者开元寺大雄宝殿悬挂的“大乘莲心”这块匾,众眼昭昭,怎样看都无法看出是“大无良心”。骗小孩,骗不了成年人,更骗不过书法家。其目的就是要借洪承畯之手打洪承畴的嘴巴。真是黔驴之技,拙劣至极。
洪承畴生前身后,毁誉由人。在明朝遗民眼中,他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叛国者;在满清贵族眼中,他不过是一匹拉不动磨的老驴。当洪母看见已经投降的洪承畴,竟抡起拐杖,边打边骂道:“汝迎我来,将使我为旗下老婢耶?我打汝死,为天下除害。”洪承畴曾在福建泉州建了豪华府第,但他所建的府第,竟没有一个亲人愿意居住。洪承畴只得去搬请母亲,但洪母故意穿着出嫁时的衣裳,端坐堂上,不肯前往。洪承畴又去找他的弟弟洪承畯,其弟痛于国亡兄降,发誓“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在家乡造了一只船,偕母坐在船里,泛于江上隐居。洪承畴的妻子愧于丈夫的变节,愤然出家当了尼姑。于是古城泉州空留一座无人居住的豪华府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