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就是,汉字已经把汉语和日语绑定了,这种绑定是心理上和生理上双重的只要汉语和日语不灭,汉字就会始终长存心理上,中世以后的白话小说,已经给汉语(官话)和日语托底了,汉字不再局限于文言,而是跟口语紧密结合。做不到这个的韩语和越南语,近代只好用拼音。做到这个并不容易的,同样是汉语,官话实践多,早早就做到了。闽方言实践少,用字吃力,所以近代闽方言的拼音才这么流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祇園精舎の鐘の声、諸行無常の響あり」当这些千古名著写出来,汉语和日语已经不可能拼音化了。后面不论再怎么否定自己,不论对拼音文的疗效有着怎样的误会,在白话文的实践上汉字已经立于不败了。由于汉字这种强大的不败光环,中日两国把「一简字」搞成了「俗字官方化运动」,最终字位上只减少了约2%(参考林霄:二简字为什么被废止了?),跟拼音化完全南辕北辙。生理上,中国和日本都进行过全网络的大型字频统计,要达到99.5%字频,中国需要3147字,日本需要1865字。但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日语的有效音节分别只有1338个和189个(算上声调)(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搜一下算一下,结果大致差别不大)中古汉语尚有3800多个有效音节,中原雅言何时低于3147不得而知,但经过唐末连年的大乱和人口消长,肯定已经低于。而日语由于很早(大概公元前后)就把语音发展成五十音系,汉字就是去拯救日语的,是日语的再生父母。如果没有汉字,日语会发展成毛利语那种怪物。(可自行百度毛利语-人权宣言)世界上最最最需要汉字的,就是日本、波利尼西亚等地的五十音语言,可惜了波系他们没能遇到汉字。音节数远低于高频字数,拼音化属于生理自残行为,中国人和日本人都不愿意做「男」「南」分不清楚的民族。至于汉语和日语会不会消亡,我曾经想过,如果以后移民外星,会不会大家都讲英语?答案应该目测是不会,现在地球上的南极洲就很类似外星,但是各国还是在搞各国自己的。
汉字会不会消亡,这要看我们中国的发展,靠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奋斗,每个中国人都富裕了,汉字自然而然不会消亡。如果国家像民国那样民不聊生,那么汉子的发展就有危机了。我自己在跟带团的时候深有感触。有几次带过年纪超过70岁以上的大学退休教师的旅游团,有一次在南京,我们在酒店用午餐,来了一群俄罗斯旅游团,俄罗斯旅游团的游客岁数也比较大,普遍上60岁以上,就看见咱们国内的退休老师们用很流利的俄语跟这些俄罗斯游客聊天!哪些俄罗斯游客很兴奋,说他们来中国这几天,终于可以遇到会说俄语的中国人了!后来双方还合影了,在大巴上,我就好奇,我就跟这些老教师们聊天,他们跟我说他们年轻的时候,中国学习苏联,所以人人都要学习俄语,去学习苏联先进的技术来建设国家。不过我到现在都记得有一位安徽大学的退休老教师跟我说的话:现在学俄语的孩子们少多了,就业也不好就业了。俄罗斯的发展可不如以前苏联那会儿,那会儿我们可是小老弟。现在老大哥发展还不如小老弟!这就是俄罗斯,强盛的时候,我们大学生都去学俄语,现在,大部分都是学英语!
汉字不可能消亡,除非世间无人说汉语。世界上有消亡的语言,都是因为说这种语言的人太少了。说汉语的人数目前在世界上还是最多的,要让这么多的人不说汉语,上帝都做不到。
那么会不会汉语还有人说,而汉字却没人写呢?比如像韩语,或越南语呢?改了以后没有好处,只有更麻烦,我们大概不会傻到那个地步。汉字已经很好,干嘛不用呢?
汉语会不会更加强大呢?会的,前提是我们得先有钱,得先强大,就像历史上的英语一样。但是再强大也只能使说汉语的人多一些,要想代替其它语言都是不可能的。
决对不会,世界都掀起汉字热了。而且,汉字是被公认的最先进,最古老的文字,四分之一的人都在用,要消亡可没那么容易。
就问中国会不会消亡?如果汉字消亡中国肯定散伙!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还是维系中国大一统的基石!
汉语肯定不会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