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轴心文明的最大特点是总结以往文化,使之升华飞越,又深刻地影响以后的文化。“这个时代产生了直至今天仍是我们思考范围的基本范畴,创立了人类仍赖以存活的世界宗教之源端。”我国春秋战国轴心文明期所产生的学术文化,直接影响到以后两千多年来的学术文化。西汉东汉的儒学今古文之争,都是围绕春秋战国时期的六经与孔、孟、荀、儒学而展开。魏、晋时期的玄学则直接承袭于春秋战国之老庄哲学,又整合儒学。惟南北朝至隋唐的儒学从印度传来。而在佛学盛行之际,儒道两学仍在持续发展,至唐代而儒、释、道三教或并重于世,或此起彼伏。
宋明理学和清代汉学又回头研究春秋战国时期之六经与孔孟儒学。所不同者,理学重在义理发挥,是汉代今文学派的继续;而汉学重在考据训诂,是汉代古文学派的发扬,对中国轴心文明的回忆与复兴,所以概括第三阶段的学术为回归发展。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明的转型时期,正是这个转型时期才产生了思想史上灿烂辉煌的轴心文化。因此,春秋战国时期亦可称之为中国的“轴心文明”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