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赞同“虎兕相逢大梦归”,按照第五回《恨无常》所预示的结局,贾元春应当是被弓弦勒死的。《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满清有以弓弦处死皇族的先例,多尔衮母亲阿巴亥.乌拉拉那氏,就是在努尔哈赤的灵堂被弓弦勒死殉葬的。而贾元春何以遭此不幸呢?原因就是“虎兕相逢”,宫廷斗争到了极致,贾元春因为参与其中,叛乱平息后,被除以绞刑。 一般观点认为,曹家参与政变,贾元春充当了告密者。结果,对峙双方都要置之死地。结果就出现了与马嵬坡相似的一幕,皇帝无奈以弓弦处死了贾元春。 我却以为,贾元春之死,似乎是影射曹宣的第二次死。九天薄命司金陵十二钗正册中,贾元春的画图是背着一把弓,箭壶里挂着一只香櫞。我觉得,这即隐含贾元春的终局,也暗示其身份。弓即宫,说明此人是来自皇宫的。橼即原(源、缘),说的是贾元春原本就是宫廷中人。 这个来自于皇宫的人,实际上就是顺治与董鄂妃所生之“天下第一皇子”。因孝庄与多尔衮很不满意顺治的政治主张,以及对他们之间的暧昧关系不齿(这就是养小叔子的来由),所以,就要阻止顺治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天下第一皇子”。于是,就把四皇子送到曹家。曹寅有个兄弟叫曹宣,后来改名曹荃。曹寅的很多诗都写给这个到底是哥哥,还是弟弟,还是双胞胎的曹宣,“辩是谁”似乎也指此。 简短而言 曹宣死过两次,一次是诈死,一次是真死。在红楼梦中,一次是秦可卿之死,一次就是贾元春之死。秦可卿如此不堪,地位却远高于曹家,死后的葬礼也是皇家气派。原来,这次“死”的,的确是皇家之人。
【贾元春】《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二,贾政、王夫人之女,宝玉的姐姐。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作女史。后又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是个深得皇帝宠爱的人物。
《红楼梦》书中,元春的判词写到:“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弓:“宫”的谐音。
橼:“元″的谐音。
顸示她被选进宫中做女史及死于政治势力恶斗之中的结局。
【二十年来辨是非】元春自选入宫到死去约二十来年。辨是非,指元春感到入宫作妃子是到了“那种不得见人的去处”,体验到做宫女、妃子的痛苦生活。
【三春争及初春景】三春指春季的三个月,暗指迎春、探春、惜春。争及,怎及。意思是元春的三个妹妹都不及她荣华显贵。
【虎兕相逢】在这里暗喻宫廷内部两派政治势力的恶斗。兕,犀牛类的猛兽。
【大梦归】指元春死于宫廷内部两种政治势力的恶斗之中。
但续书说她“忽得暴病”身死,不符合曹雪芹原意,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有版本作:虎兕相逢大梦归。
高鹗续书里写的是元春暴毙,还是痰症一类的富贵病。但联系前后文,总觉得很突兀。所以我很赞成刘心武老师秦学说法,说贾元春其实是因为政治斗争而死的。
虎兕是两种猛兽,两者相逢必然会出事。
但虎兔相逢,也就是说寅年卯月,这样看她的死说不上悲剧,正常死亡,何谈大梦破灭?又何必重点写出她的死亡日期呢?
当初秦可卿一死,贾元春马上才选凤藻宫。秦可卿很有可能是康熙年间废太子胤礽的女儿,乾隆继位后,胤礽之子弘晳不甘心,仍然寻求政变夺位。
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辩是非,有版本作:二十年来辩是谁。
刘心武老师认为贾元春揭发秦可卿真实身份才得以上位,秦可卿被迫自尽。遂贾元春后来死于“弘晳逆案”夺位斗争之中。
虎兕相逢大梦归。说她的恩宠一场大梦,死在政治漩涡中。
因为曹公大作未完,所以解释很多,以上是我的主观看法,感谢大家批评!
虎指群邪,兕指执相而求。受群邪而阳不足,而逢产难。妇女生产与鬼门关转圈,不辨是非者,心有所住者,往注太近四十岁仍惑昧不明,待明时,元阳几乎在日常的七情六欲中耗损几尽,又值逢产期,无常速至。故为虎兕逢,喜荣华正好,无常又到。明了因果,奈阳寿已尽,无抽身退步处!叹叹!
元春死於甲寅年十二月十九日,从中国古代命理历法推算是节气为准则的,乙卯年立春是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又是正月占寅,所以虎兔相交
那些开口“"虎兕相逢"”的人,先去甲戌本上看看,到底是“"虎兕相逢"”还是“"虎兔相逢"”,看清楚了再回答该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