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一把贴心好壶?其实是个可大可小,可难可易的问题。其小者、易者答曰"选你所爱,爱你所选"很简单的一句话,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因为花钱买壶的是你,执壶泡茶的是你,买太贵了被老婆骂的是你,买太逊了被朋友笑的也是你!所以"自己喜欢"当然最重要喽! 至于其大者、难者,可就真要费一番唇舌了,我们必需先声明的是,茶壶有很多种,陶的、瓷的、金的、铁的、铜的、锡的……种类繁多,所以我们只把焦距对在建水陶壶上头。 一般说来,建水紫陶壶的选择标准可从下述的几个角度来逐一过滤。
壶之为壶 实用第一 茶壶的天职就是要能拿来泡茶,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换言之,选择茶壶时便不应违背实用的基本原则。一把实用的贴心好壶至少应具备下列几点:
1.容量大小需合己用。茶壶容量大小差距甚多,大者容水数升,小者仅纳一杯之量。同样的,有的人交游广泛,天天高朋满座,一周泡掉三斤茶,此时如果选用小壶来泡,那光是来回地倾茶注水便够他手忙脚乱,满头大汗了。反之,若三两好友促膝品茗,偏偏选用容水近升的大壶,那岂不强迫人人非要牛饮一番不可,果真如此,那保证不出三个月,你的朋友会三个变两个,两个变孤支,到头来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一人”的份了!
2.口盖设计合理,茶叶进出方便。云南人爱喝普洱茶,在冲泡前呈干燥紧缩状态,藉着茶则置入壶中并不太难,但经热水冲泡数巡之后,叶片逐一伸展膨胀开来,会将整个壶身塞得饱饱紧紧的(尤其置茶量过多时),此时如果壶囗太小或设计不当时,就得费一番工夫才能将茶渣掏出。若一时疏忽,未清除干净,较易在壶身内壁形成茶垢,这就有碍健康了。 3.重心要稳,端拿要顺手。有些茶壶端拿之际十分沉重,这如果不是壶把设计不当,不符合人体功学,便是壶壁过厚(用土太多)。新手买壶时,不妨先在壶内盛装四分之三的水,单手提起,临摹倒水姿势。此举,一则试其量感是否过重。二则可趁此感觉执壶间,手指与壶把的施力位置是否舒适。端拿是否顺手相当重要,否则不但累了自己,更容易发生失手破壶的惨剧,不可不慎。况且,勉力为之,不免手上青筋暴露,脸上龇牙咧嘴,让客人未尝其甘,先见其苦,不免有点失礼。4.出水要顺畅,断水要果断。此点是大部分茶壶不易顾及的。好壶出水刚劲有力,弧线流畅,水束圆润不打麻花。断水时,即倾即止,简洁利落,不流囗水,并且倾壶之後,壶内不留残
工艺技巧 用心所在 建水紫陶壶艺一向以其高度精巧的工艺性著称于世。因建水陶壶已全手工制做,手工拉坯,人工写画,人工雕刻,无釉磨光等多道工艺完成,所以会出现各种问题。工艺水平的高低自是评断建壶好坏的重要条件。建水紫陶壶的工艺要求,基本上有下述几项:1.嘴、钮、把,三点成一线。这点是诸多藏家所特意注重的,尤其是礼仪壶、哈尼壶、翔壶等基本壶式更是如此,它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甚至包含名家壶在内,仍有许许多多的壶嘴歪把斜。另外,上把与下把不在同一垂直线上的亦相当常见。当然,这样的壶一样能泡能养,只是中国人讲究的是「大中至正」、「允执厥中」,所以除非是特意设计的壶,不然仍应慎重审视为宜。 2.口盖要严紧密合。圆壶要能旋转滑顺无碍,方壶要求面面接缝平直不变形。除了以上的目视、手试外,我们尚可在壶身盛水后,举壶作注水状,以食指压紧气孔,若能达到即压即停且滴水不漏,就表示壶盖与壶身的密合度甚高,与外界空气接触极少。部分技术特佳的陶手还能达到将壶嘴塞住时,手捏壶钮可将全壶擎起的境地。 壶身线面修饰平整、内壁收拾俐落,落款明确端正。
通常,一件壶的做工良否,我们可从外观上审视陶手是否有用心将壶身线条、转折、棱线修饰漂亮规整来作判断。还有,此壶的落款是否大小得宜、位置适中、深浅合度,亦是重要参考。此外,最易遭受忽略的是,壶身内壁流嘴的接、块面的接缝是否遗有施工泥屑,内壁、内底是否收拾匀当……这些小细节都足以看出作者的制作态度是否严谨、审慎。 胎土要求纯正,火度要求适当。
有些壶乍看之下油光灿然,未养先亮有的则是贼光浮动,色相诡异,这些征兆都显示着此壶的土胎不纯或是作者配土太差。至於壶的烧结火候是否恰当?则需要经验的累积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可用壶盖(请切勿用盖沿,那是全器最脆弱的地方)轻轻敲击壶身(务请注意,莫伤壶表),若呈铿锵含韵之声,代表火度适中若呈混沌低郁之声、代表火度稍嫌不足反之,若呈高尖乾脆之声,则表过火。
文人书画 金石之味 建水陶壶的是靠陶上装饰的书画来提升品味和档次,其实建陶上的装饰和书画艺术一样,讲究笔墨美,色彩美,意境美,气韵美。品味上面的书与画,先看其线条有独立的审美性,就陶上而言好的线质如同毛笔写出,其线质是有独立审美性的。 虽经刀刻但无刻意之迹,笔韵线质尚存。反之线条如同木刻,死板无韵。谓之无笔,既无笔则失去了中国书画情趣,情趣既失神韵何来。这须观者有一定的书画鉴赏力,方可识其韵味。中国画讲求笔墨功力,更注重写意传神。 慎选真爱 切忌冲动
很多陶友在选购建水紫陶壶时,面对各种颜色的壶,都会纠结于选择哪种颜色。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并没那么复杂,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建水紫陶壶总的可大致分为两个色系:深色、浅色。
比较常见的深色系有:红色、黑色、古铜色;浅色系有白色、象牙白、烟灰白。
下面我们就这两种色系分别做一个分析,找出他们的差异,再看看他们各自都有何特点!搞清楚了两个色系的区别,相信您就不会再纠结于此了!
泥料配比:
建水紫陶壶的制作原料皆取自建水境内五彩山中的五色土,分别为五花土、黄土、灰土、紫土、白土五种。根据不同呈色要求,泥料配比不同。
深色系的壶在制作时五花土、黄土、灰土、紫土、白土五种土都会用到,大致配比为:五花土50%、黄土10%、白土15%、灰土10%、紫土15%。
浅色系的壶主要采用白土、灰土两种。大致配比为白土70%、灰土30%。
烧制温度:
建水紫陶的烧制温度基本在1100——1200之间,而由于白泥陶中的硅、铝含量比红泥陶高,更耐高温些,故浅色壶的烧制温度一般要比深色壶高10——20。
烧制方式:
在烧制方式上,两种色系的壶都是一样的,主要是还原烧和氧化烧两种。
烧制方式的不同对成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颜色方面,简单来说:烧制之前深色壶的泥料呈红色,氧化烧之后的成品壶主要呈红色,还原烧之后的成品壶可呈红色、黑色、古铜色等。而浅色系的壶烧制之前的泥料呈灰白,氧化烧之后的成品壶主要呈象牙白,还原烧之后的成品壶可呈象牙白、灰白等色。
(关于建水紫陶的呈色可查看之前发过的《一分钟了解建水紫陶呈色的原理》)
装饰风格:
浅色纯净,如同白纸一张,画面装饰突出,色彩艳丽,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深色深沉,给人以古朴厚重,端庄之感。
日常使用:
深色壶颜色深沉,不受茶汤颜色限制,适合泡各种汤色的茶,但小编还是建议“一壶侍一茶”。
浅色壶颜色浅淡,不及深色壶“耐脏”,适合泡茶汤颜色较浅的茶,如生普、绿茶等。
使用环境:
建水紫陶壶除了实用功能外,对家居环境或使用环境还有着装饰功能。因此在选择何种颜色的问题上,使用环境也是该考虑的一个因素。
其实深色也好、浅色也罢,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根据自己的泡茶习惯、使用环境等方面来做选择;从感性的来看,眼缘最重要,毕竟千金难买心头爱嘛!
容量大小需合理紫陶壶的容量大小差距很大,大者容水数升,小者仅纳一杯之量。所以买壶之前必须得考虑好自己买了壶以后,一般喝茶人数为多少。选一把好壶,为的是把壶喝茶,茶更香,心更愉。既然是自己平时用的东西,当然要选你所爱,爱你所选了。
而对于那些所谓的三点一线,口盖必须严禁密合,一点点的空隙也不能有。在我看来,实则是过于苛求了。建水紫陶制作的每一步都是制陶人和艺术家们精心秘制呵护,严谨审视的过程,一把好壶,当然不会大的问题,但人工非机械制作,一点点的误差肯定是会有的。太苛刻讲究,反而累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