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民众意识中,孔子是圣人般的存在。然而,有一个人当面把他说得无言以对。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其中的过程和缘由。
把孔子说得无言以对的那个人叫做阳货,是孔子的祖国——鲁国的实际当权者。他的野心很大,为了有好的名声,极力想拉拢一些当时的人才。孔子作为当时有些名望的人,也是他的目标之一。
孔子是有政治理想的,看不惯阳货这样的“乱臣贼子”,因此对待阳货邀请他做官的拉拢,他找各种理由都回绝了。
不过,之后阳货想到了个办法,他知道孔子最讲礼,是礼的倡导者和坚守者,送他礼物不好不收,因为那样不礼貌。而按照礼节,他收到礼物之后便应当回拜。便派人给孔子送去一只蒸熟的小猪。
就这样,孔子收下了礼物。不过,他也有办法应对。他打算等阳货出门之后再回拜,这样礼数到了,也不用见到自己不想见的阳货。
有一天孔子听说阳货出门了,便前往他的家回拜。没想到的是,孔子在路上刚好遇到了他。他便叫住孔子,和他说起了话。
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再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说:“不是。”阳货又说:“时光一天天过去,岁月不等人啊。”孔子无言以对,只好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
当然,孔子最后也没接受阳货的拉拢——到他手下去担任一官半职。
话说当年孔圣人向东游历的时候,看见两个小孩子在那里争辩,感到十分好奇,就去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这时,一个孩子说:我认为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距离我们是最近的!而正午的时候,太阳距离我们是比较远的。另一个孩子不同意他的看法,认为早晨升起的太阳距离我们远,而中午十分的太阳距离我们是近的。
这时候,一个孩子说:“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看起来像车滚轮一样大,又大又圆,而到了中午的时候,看上午就像一个圆盘子一样小多了”另一个孩子说:“早晨的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我们感到很凉爽,而到了中午的时候,把人热的就像手伸进了热水之中,这就是远了才感觉到凉爽,近了才感觉到热的缘故”
孔子一听,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还真是那样!一时间没有办法判断谁的说法对、谁的说法错!于是,两个小孩笑着讥笑圣人曰:“是谁说你的智慧多啊?!”
是谁把孔子定为圣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