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直入主题,来看看当年为了编成《四库全书》,中华文化付出了多大的隐性损失。
据统计,乾隆为了编成《四库全书》,下令销毁了13600卷对大清不利的书籍,焚书总数超过15万册,销毁版片共170余种,8万余块。除了焚毁书籍,乾隆还系统性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到最后,明代档案仅余3000余件。据后世统计,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全部被销毁。
除了销毁书籍,还对包括明朝、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献进行篡改,查缴禁书竟达3000多种、15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70万部。
编撰《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大兴文字狱,参与编撰《四库全书》的学者多达360多名,其中除纪晓岚得到善终之外,其余全部卷入文字狱之中而不得善终。
《四库全书》其实是一部“四不全”的次品乃至废品,是粉饰的“焚书坑儒”,它的收集在客观上毫无价值,所谓的“整理之功”不过是集聚篡改后的糟粕罢了。在编撰过程中,数目惊人的书籍遭到了焚毁、删削、篡改、错讹的厄运,这实在是一场空前绝后的文化大浩劫。
可惜的是,后世只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极力渲染千古一帝秦始皇如何如何残暴,却只口不提清朝的这场文化大浩劫,在后世的渲染下,使古中国第一次实现大一统的秦始皇,变成负面人物,而乾隆则成了所谓的“十全老人”。
假如做个调查,在街上随便抽取100个人,问问他们焚书坑儒与《四库全书》文化浩劫,估计99个人不知道清朝的这场文化浩劫,而这场浩劫距离我们不过区区两百年,真是可悲可叹可气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