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根之前“八要”重新修正的“十要”:感谢🙏大家的点赞和信赖。尽量通俗易懂,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关注百家号《正说书法》!
一、大小问题:书写中字的大小遵循因字赋形之理,令大者自大,小者自小;一般笔画多者如上中下、左中右的字用笔轻,独体字、包围型字写小、笔画该粗则粗。
二、位置问题:前一字写完,看下方留白承上一笔势,启下一字点画,即下一字当在上一字的布白处书写,一般左右结构字宽,上下结构字长,独体字小而墨重,阴阳互补,见招拆招!
三、启承关系:上字收笔为下字蓄势,收笔调锋即为下一字的落笔找好了位置,宁有犬牙交错之态亦勿逐字堆砌,可使气贯!
四、行间虚实:右一行写完时,谨慎写左一行,左行数个字既收上下虚实影响也受右行蓄势影响。要象唱歌有顿挫、节奏一样学会书写字段,右字段行重到轻,左字段可由轻到重,一个字段一个字段的书写,每个字段就是一组单元。(建议听中国好声音、品味学员唱词中的转音,否则不好理解)
五、松紧关系:一行中字不等距,两字如“奈何”、“如顿首”,可紧结为一字,来打破平衡和均匀,前两字或数字太紧,第三字最好空半个字再写以破之而求变化,调节松紧关系!自细临摹二王尺牍或宋人手札如米芾作品、唐人墨迹如《文赋》都用此法!
六、牵丝映带:不刻意用牵丝来写缠绵的一行或一段,玩不好弄巧便成拙,笔断意连自然书写才是好境界!
七、笔法:无论二王笔法还是篆籀笔法、都不要迷信笔笔中锋!笔锋入纸借力方式、学会侧转中调峰书写、表达才是要务!一切为书写服务。因此要落笔谨慎、行笔迅速(转、折时慢)、最后一笔收势也要慢,慢是蓄势为启下一字!(建议多了解一下毛笔的性能,这个和临帖一样重要,以后说,还有笔锋与风神的关系,都在以后说)。
八、关于结字:结字关是以上的基础,也是章法最小的单元,布白不单是字与字、行与行或全部篇章,不理解结字中的布白就难理解章法这两个字,因为结字就是小章法,是书法修养至关重要的地方!(初学反复琢磨集王圣教和颜真卿争座位帖,想不通问我)。
九:用道理书写:切勿无思想的堆砌,把每个字当不同的人来对待,让不同的人排好队、站好方阵一定要了解人的性格即字的特点,还得按你的书写规矩去改造它,别死记字帖上的字形,而要在临习中总结道理,除非你也想集字!
十:字有生命:字与字的关系类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人独处,状态原始;两人相处或向或背、或争或拥、必有主导者,三人为众,必有一帅!众人相处,如字谋篇,必有技巧。参差错落、求同存异,才能有序。见张三怒目圆睁、见李四和颜悦色、人在不同团体见不一样的人状态不同;同样,的字在不同的行里姿态也不一样,登山弯腰、过河河脱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整合之法,以自然为妙!
以上十点和大家交流,才疏学浅,难免词不达意!理解为盼!谢谢!
写行书首先要考虑整篇作品的章法布局及字与字前插后让,对字粗细大小的摆布和呼应,移位,每个字的下笔都会对章法都有影响,所以说行书不但要写出每一个独个字的美,还要顾忌到全局章法!所以不光字要写,关健还要对己身字外功夫的修炼上要下大功夫,才能使自已的艺术水平突破到一个高新的水平!
首先是字与字之间的笔画呼应,上字的末笔承接下字的起笔,有时候连带在一起,即使不连在一起,也要形断意连。然后是字组之间的变化,把几个字看成一个整体,表现一个节奏,下面的几个字可以表现出另一个节奏,可以通过粗细,倾斜,穿插,轻重等来对比,表达书法中的阴阳虚实和块面关系,只有这么写,才能使作品百看不厌,表达行书的真正魅力。
如果第一行第一字重,那下一字可逐字减轻,直到再一次加重写到最轻。第一行结束,写第二行时,为形成对对比,第一字可轻。第三行第一字则可再轻,以避免机械重复。后面的字也是一样,或形成块面,或形成对比。
以苏轼《黄州寒食帖》起笔两行为例,“已”字、“三”字、”去“字、”不“字明显小于其他字形,像几个轻音符,点缀其中,形成大小对比。
行书是比较难写的书体,也是比较好反应书家水平的书体。写行书的时候,字与字之间要看成是相互关联的和呼应的,而不能字字孤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