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可能会推荐韩寒、郭敬明、卫慧、棉棉这些作者。因为这不是要推荐优秀的作家作品,而是有针对性地,让外国人来了解中国。为了让外国人了解中国而推荐的作品,我认为门槛应该是不高的,是好读、好懂的;其次,得是当下的,是当下的人写当下的生活。韩寒的作品不论是“思辨”抑或“投机”,郭敬明的作品不论是“纸醉金迷”疑惑“三观尽毁”,都是极好的参考资料。
如果稍微提高一下门槛,对文学品质有所追求,同时保证作品的当下性,我会推荐朱文、韩东、邱华栋等等,早一点的还有王朔、徐星等。他们书写了中国人城市生活中的困惑与放肆,有足够的品质,又是了解当代生活(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极好的窗口。外国人可能可以由此知道,他们的困惑,中国人也有,而且已经逐渐同步。只是文化上有着一定的差异,但在“现代”面前,大家都是类似的。
如果他想了解更有难度一些的,相对不那么“当下”的作品,那么莫言、余华、苏童、杨显惠、尤凤伟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再往前,就是鲁迅、沈从文、张爱玲……直到蒲松龄、曹雪芹。
我很喜欢关注外国当代的作品,尤其是一些非英语国家的作品。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写作者,看的是两方面,一个是他们国家的作者,现在对文学理解到了什么程度?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另一个是,他们国家的现状如何?之前又是如何?我觉得多数人读外国小说,是想从“内容”角度去了解的,那么最好是从更“当下”的作品开始读(或开始推荐),因为这样文化隔阂最少。
如果说给外国人推荐一本书来认识中国,首先我觉得不能太深奥但也不能太没有文墨,我觉得《平凡的世界》可以反映以前中国的现状,感受到祖国的变化之快。
《京华烟云》吧。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是记得这本书好像是先用英文版写成的,可能英文版比较靠谱。
为什么没有人推荐史铁生的《务虚笔记》,中国最好的小说之一,个人觉得不比《红楼梦》差。
《世说新语》,很有趣的一本书呀!没有那么强的政治性,讲述的是普通的社会生活,像自家锅里新蒸地馒头,没有掺杂漂白物质的虚,有嚼劲儿,越吃越甜。
《红高粱》。写出了扎根在中国人血液里的一种精神和力量。很经典。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民族血性和民族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