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桃花扇》为什么没有遭到清朝文字狱的迫害,我们就要先来了解一下《桃花扇》讲的是什么?
《桃花扇》是一部以秦淮歌妓李香君和才子侯方域情感的悲欢离合为感情线,以明清朝代更替的乱世为大背景为发展线的一部恢宏巨作。《桃花扇》的名字由来也是有讲究的,李湘君血溅扇面,然后杨文骢等人将画补成了桃花,所以它的名字只有叫做《桃花扇》。《桃花扇》也是明清一部非常有名的戏曲,深受人们的欢迎,虽然是一本描写感情的书,但是,真正描写李湘君与侯方域感情的章节,只有15章左右,剩下的全部都是围绕朝代更替而发展的故事。所以《桃花扇》并不是一本讲述男女之间小爱的书。而是一部撰写大爱的书,非常之珍贵。
从这我们就可以分析出为什么在清朝的文字狱《桃花扇》没有遭到迫害。首先它是一本深受人们欢迎的书,当时《桃花扇》的戏曲也在全国各地频繁演出,并且都流到了流传到了偏远的地方,可见它的受欢迎程度,如果在文字狱中将桃花上进行迫害,那么肯定会有很多的群众进行反对,因为一本书而让那么多的人反对,并不划算。第二,它是以两个人的感情为故事线发展的书,所以他并没有设计太多的政治立场。第三,它的朝代更替的内容是非常客观的。第四,《桃花扇》这本书的部分内容,赞扬了清朝康熙的盛世,所以它符合清朝统治者的审美标准,但是在当时秦朝统治者看完《桃花扇》之后,还是罢免了《桃花扇》作者的官职,这也侧面说明了封建帝制的狭隘性。
因此,种种原因都可以说明为什么在清朝的文字狱中,《桃花扇》没有遭到破害。
这其实和《桃花扇》作者的身份密不可分。孔尚任是孔子的嫡孙,而孔子作为中国最有声望的先哲。康熙在位的时候还特别要求后世要对孔子后人关照有佳。所以尽管后来文字狱兴起,但是因为拥有康熙的旨意,没有人敢对孔尚任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毕竟忤逆祖宗的罪名谁都担待不起。也真是因为如此《桃花扇》才得以躲过一劫。
康熙这么生气,为何又不灭他满门,估计就是因为他是孔子的后人。如果两人没有关系,康熙杀孔尚任一百回都有可能,而且是不同的死法,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等等。在这里真想对孔尚任说一句:你不过是康熙的一粒棋子罢了,又何必当真呢,好悬因此丧命。
《桃花扇》的作者是孔子第64代孙,颇有才华,康熙对他的才学和他这个人都是颇为喜爱的。其次《桃花扇》虽有反清复明的情感但在京中颇为盛行若此时给孔尚任定罪可能会失民心。
因为写《桃花扇》的孔尚任他的身份特殊。他的老祖宗是文皇帝孔子。这一身份让清朝的皇帝有所忌惮,不能将他治罪,更不能将他杀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