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宅门》中白家对子女的教育多上点心,我觉得大的发展方向不会改变,但至少能够将家族产业很好的传承下去。
《大宅门》这部剧在当年可谓是中国影视界的巅峰之作,还有人将大宅门这部剧,称作现代的《红楼梦》。它之所以这么精彩是因为他的编剧。原型其实就是白景琦晚年的养子李天意,原名叫郭宝昌。电视剧中的百草堂也就是现在的同仁堂,这部剧完全就是他记忆中的那个大家族。所以才能这么真实的表现出来,再加上各种演技派加入,这部剧不火才怪。就算是现在,再看这部剧也还是别有一番风味。
最让人惋惜的就是白家最后的结局。白景琦的子孙后代,基本上都是因为,家里的财产纠纷要么疯了,要么死了。这样一个大的家族,没有一个像样的后代继承,无疑是悲哀的。白家所做的产业是关于医药的,虽然在那个年代,因为外国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导致社会动荡。但是像这种产业,如果想要好好的发展下去,只要有好的继承人,能够保存家族实力,等到社会安稳的时候,再重新发展完全是有可能的。
但是偏偏,白家的子女没有一个争气的,除了白家老一辈有几个枭雄,白家的子孙后代受黑暗受社会黑暗一面的影响严重,没有一个有远见有能力的人,只有白敬业的大儿子白占元走了一条正路,当上了共产党的干部,但是也从此放弃了家族产业,其他的子孙后代因为各种原因不和,除了疯了死了的,还有离家出走的,连真正的枭雄,家主白景琦到老了之后也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整个家族从此四分五裂,一蹶不振。
所以如果有一个好的继承人,那么我觉得,白家至少不会有这么一个悲惨的结局。
可以说会减少一些悲剧的发生,白家的子女从小都在长辈的溺爱下长大,没有经历过风雨只会贪图享乐,没本事却还想继承家业,如果从小严格管教那么结局可能还会好一些。
其实《大宅门》中酿成悲剧,不是教育的问题,是历史的趋势,是社会的变化,是一个必然现象。不是白家的教育不行,而是整个社会风气都不行。
如果对孩子们精心教养的话,孩子们会更懂事,不会轻易走岔路,那就不会悲剧了。
他们应该跑路,那个血腥的年代太难有几个能善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