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餐式的生活已经使得人们把看电视作为阅读的替代品,电视传媒可以通过电视和网络把信息传播的更强更远。面对现实吧,现在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通过把红楼梦拍成电视剧确实给了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传播有着书籍难以超越的优势。但是总归来说《红楼梦》这本古典文学名著改编成现代影视作品,对此书本身影响不大,毕竟研究一个文本与文化现象,我们更该从文本本身出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探讨的是《红楼梦》,而不是其它。
《红楼梦》是作者根据如皋地貌特征,量身定制的。作者一笔写两个故事两个地点:一个北京,一个如皋,一明一暗,一闺阁一政治。这叫“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故事也是从这一对联开始的。书中林黛玉讲: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其另一个含义就是:不是东宫压倒西宫,就是西宫压倒东宫。这就明确了。
作者,皇帝的老师把名字留在如皋水明楼里,“染香,翁同龢”与书中“滃染”相对应,世界唯一痕迹。
87版的电视剧让红楼梦红遍了大江南北,让整个大中华文化圈的男女老幼都再一次的感受到了红楼梦的魅力。用“再”这个字的原因是除去文化程度足够阅读理解红楼梦小说的人外,其实很多文化程度并不高的人们也早就通过戏曲或长辈之间的口耳相传知道些红楼梦的故事。但通过电视剧,他们终于可以完全的通过看电视了解红楼梦,并去享受它,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是把小说红楼梦翻拍成电视剧的其中一个意义所在。
87版红楼从选角,到培训,到拍摄,从来就不是为了赚钱吸金,一群热爱红楼,热爱艺术的人聚在一起,只是为了给大家长呈现真正的经典,为了向伟大的著作致敬。正因为用心,诚心,这部经典才会历久弥新,永远被喜爱和接受,反观现在的电视剧,找当红明星,不管是否适合,是否有演技,只要能收获更大的利益就够了,这样的态度,如何作出真正的好剧呢。所以,曾经的经典值得被我们永远珍藏。
因为当时的导演组和演员都精益求精,为了宣传四大名著,从作曲、选角、拍摄、道具、服装都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再加上当时中国的电视剧拍摄刚刚起步,人们能看的电视剧非常少,也不排除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存在。而且是书籍的时候就很多人喜欢了,改编之后的电视剧更加有韵味,给人们视觉的享受,而不再只是纸上冷冰冰的文字。
一方面是因为《红楼梦》原作本就经典,属四大名著。其次在影视剧的拍摄中,从角色的挑选,再到服装设计都是极力符合原著,有一段黛玉下轿,手扶了轿沿,为了显示大家闺秀纤纤玉手,给手化妆化了数个小时,如此精心的作品自然经典。演员们对原著也是反复研究诵读,力求给大家完美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