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每逢过年都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活动那就是请老爷奶奶(这里的习惯叫爷爷为老爷),这是从老一辈传下来的习惯,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家不请,我这里说的请老爷奶奶可不是说把自己的爷爷奶奶请到家里来,而是一种泛称,指代自己的祖先,我们会在大年三十那天给老爷奶奶摆好贡品,贡品公鸡,鱼,肉,公鸡必须经过处理,屠宰好,拔毛洗净后,翅膀要往前翻转,别在鸡的嘴上,鸡鱼肉都必须放在盘里,还要用火纸叠成祖宗牌位的形状,上面写上自己家的列位祖先,牌位要插在馒头上,放置贡品和牌位的桌子一般都用老式的八仙桌,桌面是正四方形的,还要放两张高椅子(最好也是老式的那种)在桌子的两侧,贡品和牌位的摆放也是很讲究的,牌位在后,贡品在前,还有个香炉是烧香用的。桌上的贡品不能乱动,椅子不能坐,传说这天夜里祖先的灵魂就会来到家里享受供奉。到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早上人们都互相串门拜年,谁家请了老爷奶奶,就会到桌前磕头以示对先人的敬重。到了初一晚上,人们就会带着鞭炮,酒,火纸送老爷奶奶“回家”。
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做面灯,在每个面灯边缘依次捏出相应的褶对应十二个月,还会捏小狗啊,鸡等等,放在锅里蒸,出锅后人们总是看哪个月份的灯里有水,人们说这是预示着这个月雨水充足,到了晚上,人们会把灯都插上灯芯,往里面倒上油点燃,人们端着灯到家里各处照照,希望来年一切光明,吉祥如意,六畜兴旺。还会带着这些面灯去祖坟照照,也是希望祖先保佑。
说起我家乡泰安的生活习俗,竟不禁想起很多儿时的美好,那时候生活很简单,习俗保留还算完好,庙会什么的我最喜欢了。如今倒是一切从简,少了很多美好。
正月初一,人们剪窗花、顶棚花,正月十五灯笼上要贴剪纸,五月端午节妇女们剪公鸡以示全家不受“五毒”之害,这些习俗都很有趣。
有啊!大年初一互相拜年,我们这里的互相拜年不是普通的拜年啊,是见着长辈就下跪的哪一种,每年我都要磕好多头呢。
过年拜年要磕头吧,这个就很有趣了,这个外地人接受不了,有点特别,不过我们那里的人都不愿意放弃这个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