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在同事朋友眼里,我是一个标准的文艺女青年。当然文艺现在已经被黑的不行了,说文艺女青年,不如说猪猪女孩、精致女孩这种标签更招人爱。但我从来没鄙视过这个标签,当然在大学的时候或者曾经刚工作的时候引以为豪。觉得自己特别,读别人不看的杜拉斯,津津乐道自己读过好多遍红楼梦,老早看过国外文学名著,后来清醒过来,觉得也并不怎么特别,自己也并不如何聪慧。文艺不过是和买买买、爱小鲜肉一样的爱好而已,每个人大概天生就会输入一些代码,自然趋同地更愿意喜好一些事儿。但也从没有不屑于文艺这个标签,文艺对我而言,还是美好的,至少说明自己更爱精神生活。
总觉得现在把文艺青年的含义都歪曲了,然后渐渐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文艺从来都不是用来炫耀的,或者说他完全不需要外放的表露,他应是一种内敛的情感与气质 。真正的文艺是既有东方情诗的含蓄矜持,又有西方情诗的热情奔放,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你并不需要表达出来什么,有一句诗写的很好,人如池莲冰清骨,文似秋水不染尘。
不知从何时起,文艺青年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大家都觉得我是文艺青年,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世俗的文艺青年。我不觉得文艺青年应该是一个贬义词,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并非每一个文艺青年都满脑子是臆想,矫揉造作,缺乏理性思维。
都是无病呻吟,醉生梦死,混吃等死者,只不过“花样”多一点而已,临命终,无可奈何花落去! 佛法认为,追究“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儿!
不同作家的文风是不一样的。所以文青也是多种多样的呀,有独立遗世的,就有积极入世的。有高雅华贵的,就有平易近人的。
这个世界上文艺青年有好多,有的人努力告诉别人她很文艺,而有的人活在文艺与电影中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文艺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