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一个全才,更是一个天才,我喜欢他的爱情观,一生三个女人,每一个都是一种同舟共济,忠贞不渝,举案齐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让我读到哭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让我读到浪漫他的人生的洒脱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的性情的乐观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爱他,因为他的性情,加上曲折的经历,还有天才的大脑,我为他疯狂,因为他确实是个奇迹。
我更喜欢辛弃疾,辛弃疾一生志向坚定,驱除鞑虏的心愿从未离开过炽热的心尖,他不停的写词,不停的上书,不停的向皇帝和世人说,对面的中原也是我们的家啊,我们不能不要家。虽然这个梦想始终遥远,但是他从未放弃,尽自己所能,勇往直前。所以辛弃疾可以写出无比豪迈的词。虽然辛弃疾没能成功,但是他的确为后世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让后世人明白,南宋中始终都有不怕死,不偏安,想过江的人。
相比之下我更加喜欢苏轼,苏轼生在大厦将倾的时候,睿智如苏轼自然已经看到了王朝的种种弊端,当然可能不如王安石在全局方面看的深,但是就某些方面,苏轼的确看的比王安石远,比如孟子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苏轼热爱生他养他的宋朝,所以苏轼始终在为病入膏肓的王朝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当官的时候努力造福于民;不当官的时候努力写文章,为后人在心路上开山搭桥。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苏轼,我喜欢他的为人处事,喜欢他的乐达旷怡,宠辱不惊。在面对人生的多重不幸,他都能看到很开,如他的一首定风波中有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不风雨也无晴。这是何等的心胸宽广啊!就让风雨来得再猛烈些吧!再如,他在官场上有很多冲突,因此被贬多次,最远的一次是在岭南。他却不在乎,在岭南玩得不亦乐乎!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两人相比,辛弃疾给我的感觉就是一身正气,忧国忧民,是一个忠实的大将。但,同样在被排挤的艰难时刻,辛弃疾选择退隐山林,而苏东坡却一次次接受被贬的残酷现实,并且无论走到哪儿,哪儿都可以为他绽放出花儿来。他是我最敬佩的乐天派。他总是在想着如果解决困难,而不是逃避。
单从文学上来说,苏轼除了词,还有诗,书,文,画等等多种成就。苏门的成员也大多成就不凡。推荐题主也能了解一下苏轼的诗,和词比毫不逊色。苏轼的诗和词分别兼顾了杜甫和李白的气质,从而格外接地气又不哀苦,从而独成大家。单从词上说,苏词成就亦远高于辛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