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的这个时候,我进入一所著名的寺院,负责寺院的网站更新,吃住都在寺院。我在那里做了一年半,经历了很多。平心而论,那段时间十分平静安宁,接触到人大多都是平和而充满信仰的,当然也不乏走火入魔的神经病。这些神经病,既有所谓的在家居士,也有披着僧袍的人。 当然曾生起过出家的念头,甚至亲眼见证了一位男士的出家、剃度全过程(这位法师半个月前因病去世了)。 后来,因为一些事,离开了寺院,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信仰产生了怀疑。后来渐渐接受,释迦牟尼在《涅槃经》里早就说过了末法时代的种种乱象,怀疑也罢深信也罢,生活都是要继续的,世间不存在活着的圣人,只要活着,他就是凡人。
小的时候,记得有次跟我妈一起去集市,碰巧那天有个阿姨摆了个地摊在卖玩具,我看见了一个芭比娃娃,就特别想要,问了一下发现挺贵的,那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我妈就不让买,我挺倔的也没哭出来就站在那在憋眼泪,一个人生闷气,就觉得我妈不爱我了不关心我了连个玩具都不给我买,越想越气就想着离家出走去当和尚算了,觉着这样她们肯定急肯定后悔没给我买。自己都已经在心里计划得美美的都想好要去哪座山了,结果后面肚子饿了我妈给我买一个包子然后就忘了,还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后面才知道女孩子不可以当和尚只能当尼姑(当时还想着去少林寺学套武功)。
去每个城市,几乎都要去当地的寺庙烧柱香拜一拜。洛阳白马寺,厦门南普陀寺,天津天后宫,上海城隍庙,甚至香港的西环泳棚半山腰的观音庙。 我信奉佛,信奉神之所在。 偶尔会在低谷的时候,想要去寺庙里体验出家人的感觉。 晨钟暮鼓,诵经祈福。 想必也未尝不幸福。 但是未曾入世便在压力所迫之下出世,这可能是一种逃避,而非看破。 所以,还是要好好在红尘中修炼。 哈哈哈。
我从高中开始就有这种想法,大学尤甚,如今毕业工作了也总是时不时想起。我不喜欢过多的交谈与喧闹,人群当中总是那个最安静的那个,一个人的时候喜欢看书和看电影、听音乐。无论是对于什么样的感情总是会觉得很淡,跟任何人都不能维持那种很深的情感联系,父母、朋友、同事皆如此。喜欢独处,喜欢观察,也喜欢思考。没有什么特别强的欲望,对我来说,食为果腹,饮为解渴。在平常人眼中也许是那种生活很无趣的人,但自己并不觉得。
小时候吧,初中之前。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自己活着也没什么价值,反而给家人增加负担。如果出家,远离世俗,凡事亲力亲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斋念经,平静而清心,这种生活一定很好。后来这种想法就没了,初中时与死神擦肩而过,反而觉得还是现在的生活更好,不能逃避,要勇敢面对生活,要活在当下,爱护自己,珍惜家人,好好学习,孝顺父母,收获幸福。
天灾人祸的时候 因为你没有能力做什么 你连自己都救不了 才知道自己原来那么弱 唯有修行 成就道业 才能真正的利乐有情 自利利他 无论生死轮回里现哪一种身 都是苦的 唯有出家修行 才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