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拜菩提祖师为师的目的很明确,为了长生。
但菩提祖师传悟空道术却有很深远的考虑。祖师明悟了三教合一大道,想以大道济世,却难寻一妥实之人。悟空天地生成、打破了盘中之暗谜,成为其心目中的至人,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于是,传下大道。悟空道法刚有所成,尚未彻悟,但悟空劫数马上就要到了,祖师不得已,匆匆赶悟空下山。离别厉语,体现了祖师的关爱,体现了祖师寄于的期望,为了大道,甚至允诺“凭你怎么惹祸行凶”。悟空不负祖师期望,拿起象征大禹胸怀天下救万民于水深的万斤重担的金箍棒。后终因未彻悟大道,被佛祖压于五行山下,弘扬大道遇挫。祖师幻化成乌巢,说悟空欠礼、少识,向悟推荐了两个帮手,一是向有心向道的唐僧传下《多心经》,二是想收能力极强的八戒为徒。随着西行,悟空逐渐明悟祖师用意,开始宣扬"也尊佛,也尊道,也养育人才"的思想,并打上灵山,逼佛祖承认他所代表的势力。悟空是齐天大圣,是斗战胜佛,中华之地有佛有道也有儒,中华富地长者之家是书中最好的去处。西方人修佛的目的是到中华之地托生,中华之地有道有佛有礼仪!
要说猴子拜师的初衷应该是长生,小说中有明确的说过。不过有趣的是三五百载里花果山的猴子其实没有死过!乃至于悟空称王的时候光猴精就有4万7千,后面被天谴之后悟空重回花果山才只剩下了两千来只,期间死的猴子也不是寿终而是天灾人祸。所以要是说最初悟空学艺的本愿,也可以说是因为生了道心。也是那一思的道心促成了最后猴子得道成佛。
悟空是比喻修行人的意识。意识是可以胡思乱想的,所以它可以大闹天宫,可以大闹水晶宫和地府。菩提祖师,是在比喻修行人的“摩诃般若”,也即大智慧。菩提两字,本身就是梵文的觉悟或智慧之意。意识在大智慧的指导下,可以处理好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呢。所以孙悟空要拜菩提祖师为师,就不奇怪了。
孙悟空看到花果山的老猴子死了,感叹人终有一天躲不过死亡。所以才历尽千辛找神仙学习长生不老之术!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终于学到了很多本事,但是这些本事跟了脱生死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菩提祖师给他说,若干年以后还会经历风灾,雷灾,火灾,水灾!须得明心见性!
孙悟空拜师的原因电视剧里六小龄童就表现得很好,菩提无论要教他什么孙悟空只问一句“此法可否长生”。和皇帝一样,等猴子当上了王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人有人以后也就长生不老还有点盼头了。至于七十二变、筋斗云,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
孙悟空学艺并不是为了争强斗狠,惹是生非,而是单纯为了长生不老,能做个永远逍遥快活的美猴王。可是,后来有了本事,又有了牛魔王这群道上的兄弟,因此在各种不安定因素的影响下,孙悟空大闹了天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