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规则。道里这么多生物,大家要和谐共处,肯定就要遵守一定规则,这个自然界的相处规则或运行规律,就是德。经: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约文,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如:诗经。易经。道德经,经书。经卷。经文。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内经等等经典专著。才可称为“经”。 《道德经》作为一部文约,历来被学人们称为“哲理诗”,从深层次对社会、人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而且无论古代还是当代,不论中国还是国外,都是影响巨大的哲学著作。
经过:老子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修“道”首先要经过从有为返无为、从有欲返无欲的初功阶段,说的是先如何下“手”,炼的是如何“戒定”,其要是“虚极静笃”,寂灭情缘、身若槁木、心如死灰,该阶段是“炼己筑基”阶段,意即为体“道”炼功打基础,要进入修“道”的状态,静待“一阳来复”,冲破玄关。“徼”:边际,出玄入牝的边际,道家称为“窍”或“玄关”。
道家通过修炼,悟出了大道真谛,是掷地有声的经验之谈,如满损谦益、高下抑举、知荣守辱、以柔骋坚、大智若愚、归根复命、上善若水、绝智弃辩、委曲求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虚怀若谷、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和光同尘、祸福相倚、足下千里、为人己有、与人己多等等。
经略即大格局。兵法有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域。”善战者,总能从战略高度统筹考虑,总揽全局,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其发别人之未发,高屋建瓴,其言行举止往往是“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如此高度!如此格局!试问谁与争锋?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工作,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也不要指望天上掉馅饼,要脚踏实地,虽日不见其增,但日有所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聚沙成塔,积腋成裘”。只有经过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以最朴素的唯物主义辨证法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通一。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万物的有机结合,一切违反自然法规行为都是与历史的发展必然趋势相对立的。发展是必然的,远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