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词人苏轼写的《江城子》。这首词相信很多人读过,记得上学时课文里有这篇文章。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其妻王弗逝世十年,作者所作的悼亡诗。其情感真挚,通过梦见亡妻来抒发了他对妻子的怀念,读来总让人觉得心里有那么一丝难受,继而却又是不可控制的感动,我想那就是苏轼对王弗的爱情。同甘共苦生活十年,那便是人生最幸运之事。而妻子的早逝,注定了苏轼将在回忆中将爱情进行到底。也只有这份深情,才会幻化出对美丽忧伤的词句。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对此句诗以及整首《长恨歌》都印象颇深,也极有感触。我曾花了几天,才把全诗背下来。现在几乎每天我都会背上一两遍,早晚独步时背,每遍需八至九分钟,背一遍完后我也走了近800米。我之所以说这句好,就撇开全诗,单言此句,也让无数崇尚唯美爱情的少男少女们对爱情的忠贞与不朽无比向往,一个男一个女,一个我,一个你,在天比翼,在地连理,哪怕天不再长,地不再久,哪怕天早已荒,地早已老,哪怕海已枯,石已烂,此情此恨绵绵不休,永恒无期。信誓旦旦,坚贞不变。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诗并不像“纤云弄巧”,“十年生死”之类出自大家手笔,讴歌爱情,至死不渝,感天动地。这首诗通俗易懂,但也容易让人联想到很多。爱情遇到了生活会变成怎样?谁也不是神仙眷侣,都得吃饭,最终摆在一对恋人面前的不过是柴米油盐。丈夫想让妻子荣华富贵,妻子想让丈夫出人头地。因此,丈夫毅然决心投身军旅。妻子独守空闺年复一年,是否会有“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感触。丈夫辗转边关日复一日,是否会变成“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的悲剧。
“杨柳曲,是儿家,门前红杏花”这一句诗词,可能很多人能没有听过,毕竟九年义务教育乃至高中时期它都没有在我们所学 的内容中出现过。出见到这首词的时候我真的是很喜欢这样的描写,充满了内心的纯真和爱慕,这种起初的感觉总也似曾相识。这句词是出自北宋著名词人张先的《更漏子》。杨柳隐秘之处便是妾家,你可千万不要忘了,在我家门前有一株红色的杏花。这句话非常的大但,言语虽然简单可是情感却很真挚,将才子佳人爱恋直接表达,是爱情诗词中难得的精品。
我认为唐诗宋词中对爱情描写得最深的一句词是宋朝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中的最后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写出了牛郎织女的男耕女织与离恨情愁,纯真的爱情被王母娘娘阻挠,只有每年的七夕准许夫妻二人见一面。后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天上的喜鹊,每年七夕这一天成千上万只喜鹊云集天上,为牛郎织女搭建了一座鹊桥,使夫妻两人得以重逢,诉说一年不见的相思之苦。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翻译为: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一辈子对于一段爱情来说,是很遥远的事。爱情有时很当下,往往就是一辈子。牵手走到最后的未必都一定是真正爱的人,真正爱过的人,也未必一定都能牵得住手。有什么好遗憾的呢,能发生过的爱情,便是有一辈子的空等,那也是一种生死契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