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环境,回国的时候我不会表达太多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其实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在知乎这种地方并不显得多么的非主流,但是你回到老百姓当中就会显得你的与众不同与格格不入,所以为了不让国内的亲朋好友觉得我这人太轴,我会适当调整自己说话的倾向性以让大家觉得我是个接地气的人。就连我先生跟我亲朋好友交流的时候都会客观的说很多中国的好话,夸夸习大大什么的,这些人情世故世人皆知,没有太刻意,只是有所选择的陈述。
作为女性,出国后明显感觉到对女性独立意识增强,更加清晰性别歧视的概念。没出国之前仅仅觉得内心是想要独立的。但是很多时候会被国内社会环境洗脑,例如有些事情觉得就应该男人去承担。在国外生活久了,在独立完成学业,事业上渐趋稳定上升的时候,觉得生活就是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跟自己是否有伴侣是否结婚都没有关系,结婚以后也是一个teamwork,两个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以此获得的尊重是深远的,也是值得的。
对人际关系的顺其自然。对人际关系的顺其自然,友情是路上的缘分。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多是思想和精神上的。既然是在路上就不必在意什么圈子,人一辈子没有牢不可破的圈子,除非你有着一群跟你一样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生活没有太大变化的人,前提是你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变化。有时候偶尔跨越圈子的交流也是很有意义的,多了解一些别人的生活,思想也可以避免狭隘。
由于西方国家社会的高福利,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以及贫困国家相比,西方没有真正意义的贫困。对街头一些酗酒吸毒无所事事的流浪者渐渐不再报以任何同情,因为自己来自中国,至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穷人,所以在英国街头遇到这类人要零钱,从来不给,因为给钱他们可能会去买酒,如果遇到真正需要食物的人会买食物不会直接给钱。
觉得发达国家的儿童挺幸福的。 虽然西方国家本身也开始质疑其教育制度,但是我觉得初中之前的孩子还是值得拥有这样的无忧无虑的,这个阶段对儿童今后的身心健康都极其重要,国内的情况就不多说了,总之比较心疼国内的孩子,主要的是大的教育环境培养出来的身心健康程度。
出国的人对隐私意识增强。不喜欢主动打探别人的隐私也不喜欢别人打探自己的隐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今自己回国也自然而然不会问别人这类问题。在和西方人交流当中,人们普遍有共识,一般可以问对方的职业,但不会问及工资等等,即使家人亲戚也不会轻易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