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是一门艺术,其生命力与价值在于艺术功力、技法与艺术内涵或艺术创意天衣无缝的结合,多少也受作者的名气与年代的影响,但归根到底是看作品的技法与创意。至于能买多少钱?见仁见智。比如,黄庭坚的书法真迹,也曾拍出超亿元天价。讲到名气,也是后人给予的评价,作者生前名气是不真实、不稳固的,名气与当官大小也无关。譬如,在米芾在当时是当了书法博士、得到了当朝皇上的恩宠的,而怀素却是小寺里的小僧人一个,两人的书法各有成就,米芾创出了刷字体行书体,而怀素创出了笔笔中锋的狂草体,论及官位,当然是米芾大得多,论及书法名气,怀素的名气更大一些。
一个完全靠利益運作的市场,缺乏公正权威的评价,购买者也缺乏对作品高下优劣的认识和热爱,购买书画作品的目的是为了送礼和保值升值,把书画作品当成了金融产品。因此作者的官位与炒作能力成了书画作品价格形的最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因素,作品的好坏优劣已经不重要了。书画家中的多数也是为了金钱在生产,缺乏精神追求。这样一个氛围和环境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一旦肥皂泡破灭,市场低迷是必然的。如果作者,购买者,评论者,中间商不能端正对书画的认识,形成以作品艺术价值来决定作品价格的共识,这种低迷还将长久持续。
我自己也是画画的,没人教,全程自学了三十年!很多所谓大师的作品我画了三十年画也欣赏不懂。不一定真大师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精品,也应该有应酬之作。现代书画虽然讲究创新,但最起码要立足于传统!这是书画作品的底线。再者,既然叫市场它就一定有饱和的那一天!还有几个问题我一直困扰了二三十年,为什么中国的所有美术学院一定要先学洋人的东西?中国五千多年的艺术有洋人什么事?为什么不是先学书法?
假冒伪劣作品充满巿场,而真正的珍品画作又被大家所收藏,后期创作乏力,好作品屈指可数,而且人民的鉴赏能力也有不同程度提高,百姓生活提高,消息观念越来越开放,走出家门、囯门去看看精彩的世界,也是很不错的选择,而书画只是人一生中的一部分兴趣爱好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画作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这是水磨的功夫!需要与需求是要建立在有消费基础上的。
与过度炒作有关,市场上有些名家的润格,每平尺动辄上万,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这样的价格,已不是其书画作品水平、艺术价值的真实反映。甚至,某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远远超过了一些古代艺术家的作品,这种现象,是极不正常的,那么,如此天价,是怎么来的?很大程度,是由于市场的大肆炒作。天价作品,日益脱离了普通收藏者的购买能力,也透支了市场。
书画市场低迷,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当代实力派画家急功近利,作风浮躁,自以为是!二是市场假、冒、伪、劣作品大行其道,又没有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鉴定和服务,买家不相信市场!三是买家急功近利,只图升值赚钱,丧失了收藏的本源和价值。所以,要出大师级大家,必须在艰苦环境中能够深入生活,刻苦磨练,深入观察、独创画风的人,方才可引领时代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