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贤庄战役中,玄难和萧峰同样使用太祖长拳交手,而玄难落败,个人分析是因为,拳怕少壮,年轻就是有无法无天的资本啊。比武也是如此,年轻人气血旺盛,特别是这种外家功夫的拳脚比试,年轻是优势。萧峰正值壮年,不论是经验,气力正值巅峰,挥舞起拳脚来肯定也是虎虎生风,气势夺人。老和尚玄难除了把这套“太祖长拳”练的次数更多以外,其他方面全处于弱势,他落败实属正常。在一个领域内 ,努力程度决定了下限,天赋决定上限。由于自身天赋的不同,虽然玄难和萧峰同样练习,使用太祖长拳,所形成的威力和效果大不一样,从结果来看,很明显,萧峰要比玄难的天赋高。
早在连载版聚贤庄一战就表明,萧峰天赋异禀,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萧峰用内力给阿朱续命,每次也都是一提真气,登觉精神大振,足见恢复能力之强。连载版描写“他二人所使的拳招,都是一般的平平无奇,但乔峰每一招都是慢了一步,任由玄难先发。玄难一出招,乔峰跟著递招,也不知是由于他年轻力壮,还是行动加倍的迅捷,每一招都是后发而先至。这“太祖长拳”本身拳招只有七十二招,但每一招都是相互克制,乔峰看准了对方的拳招,然后出一招刚好克制的拳法,玄难焉得不败?这道理谁都明白,可是这“后发先至”四个字,却是武术中异常深奥的功夫。”
我认为是个人的领悟能力吧,太祖长拳虽然流传甚广,其中精要广为人知,但是真能做到完美的万中无一。太祖长拳的威力,玄难顶多发挥了八成,而萧峰能够发挥出十二成,突破这门武功的极限。另外还有一样是实战经验,萧峰为丐帮立下汗马功劳,多次出生入死,实战经验极其丰富。玄难虽然是少林高僧,但最主要的工作还是诵经礼佛,招式练得很完美,但真打起来还是跟萧峰有差距。
金庸小说的武功特点之一就是,武功招数不仅仅是招式,背后可以有深邃的武学思想。就像文字一样。有一句话,网络上用来形容特别深奥的东西,“每一个字我都明白,但合在一起完全不明白”。金庸的书里的武功,经常有类似特点,比如,独孤九剑,只看单一的招数似乎没啥大不了的,比不上天外飞仙之类的绝招,但因为它是一套精密的武学理论计算的结果,所以就无敌。
乔峰的设定就是无敌的存在,虽然乔峰自己想打不过六脉神剑。但是真动上手,很难说,碰上扫地僧,看前半段,怎么也没想到扫地僧会被降龙十八掌拍出血来,但是,乔峰真的把他排出血来了,如果真上手了,谁知道天龙里面有那个能打的过乔峰,乔峰属于典型的我不行,不行,我真不行,但是一上手就知道了,最后给他的评论很统一,乔帮主,你谦虚的有点过。
天龙那个时期的人天赋太低了,少林寺的连易经筋都看不懂,鸠摩智,慕容博,萧远山这种一等一的高手还要偷学武功,对着书练个武功都还走火入魔,大理段氏一阳指只能练到四品,一品想都不敢想,游坦之那种基本就只会一招的人有点内力就能打少林方丈了,光从武学天赋论天龙里面是金书最差的,所以乔峰这种天赋较高的拿个太祖长拳打少林高手很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