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三国的人有两种,一种以小说三国演义为主,吹捧吕布,颜良,文丑,赵云,贬低关帝爷,这种人大多只为一时激情,觉得打得很过瘾,仅此而已。另一种以华夏历史三国志为主,这类人以身兼忠义仁勇爱信智的关帝爷为目标,不忘关帝之心,牢记关帝缺陷,警示自身,于生活中效仿关帝,又不赴关帝后尘。这类人,不能说可以为国家做多大贡献,但绝对是人品正直的好人。
遇到很多人喜欢历史,喜欢三国。还没遇到过一个学以致用,专门研究心术的。大多都是增加一种谈资,能够在平时聊天中滔滔不绝,给人一种大神,有学问的样子。或许我身边的人还不够档次吧,没领略到三十六计的用处吧,也有可能是他们学会了城府,隐藏的很深吧,我已经没有那种高度了。
《三国演义》是标准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首先,它有历朝历史工作者收集的史料,研究的成果;其次,它有历代丰富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在这样厚实的基础上,由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整理、创作成章回体长篇小说。由明末清初的毛宗岗整顿回目,修正文词,改换诗文,使之更具可读性。
首先我觉得小说既有历史年代感,又有小说虚构的情节,特别能抓住人心。其次,里面人物很生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诸葛亮足智多谋,曹操奸险有才,关羽忠肝义胆。
首先是因为喜欢历史,喜欢历史永远拨不开的迷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历史观。三国时代足够纷乱的历史背景,没有所谓真正的正义和对错,每个人都被镌刻成英雄,属于自己的英雄时代。
读的最多的《三国演义》具有太过浓厚的情感主义色彩,对于诸葛亮、曹操、刘备、孙权的人物描写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让人产生更加浓重的兴趣,去探索真实历史中他们是什么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