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是“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参和商分属于东西两方,二星宿隔着遥远的星河。一方升起之时,另一方落下。亿万年间,永无会面。
第一次读阿乙:“这是我第一次喜欢一个异性,像封闭的山谷猛然敞开,大风无休无止地刮进来。”因为这句话买了阿乙的所有书看,看完了就开始在任何合适的机会推荐别人看他的书。更多好的比喻可以去诗中寻找。我觉得好诗人都擅长比喻。
李海鹏《晚来寂静》:夏冲心里涌起柔情,心脏变得像果冻一般柔软和容易颤抖了。这句话是形容一种软而易碎的状态,读起来就让人觉得提心吊胆。
第一个想到的是王朔《过把瘾就死》里一个比喻。“我”和杜梅重归于好,但内心已留下阴影。——“就像童话中两个贪心人挖地下的财宝,结果挖出一个人的骸骨,虽然迅速埋上了,甚至在上面种了树,栽了花,但两个人心里都清楚地知道底下埋的是什么。看见树,看见花,想的却是地下的那具骸骨。”
最近看《我与父辈 》——阎连科。看到一句经典的比喻:总之,我少年的敏感,已经对命运开始了许久的触摸和感叹,像出生在秋后的芽草过早地望着将要到来的冬天的霜雪样,不及长成身子,就有了浑身的寒瑟。
《骆驼祥子》里写到祥子病了,自己躺了三天三夜后他挣扎着走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烫开一条路。”这个比喻真的是五体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