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篇文学作品,要有整体意识,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会分析作品的结构。如2012年重庆卷的现代文阅读选了晓浩的散文《太阳梦》,本文围绕“梦”来展开,先说老刘艰难寻“梦”,然后是实现“梦”,最后说他“又陷入了苦闷期”,他想在艺术上再上一个新的高峰,寻找新的“梦”。如果能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寻梦——圆梦——新梦,整篇文章就很容易读懂。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除了对作者写作思路的梳理,我们还要对文本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所谓“筛选”,就是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提取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筛选涉及到对文本中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理解;“整合”就是对那些有用的信息重新组合和加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概括出作品的主题。
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在于停留在作者的本意,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拓展和延伸作品的外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有时会超越作者,这就是文学作品永恒的魅力!要求读者能联系实际,紧扣文本,又走出文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读文学作品,要学会领悟文本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我们会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和气脉的流动。古人在散文创作上很讲究“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散文的“散”,不是散漫杂乱,而是在多姿多彩中贯注着充沛的思想感情。“气脉中贯”,作品才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我们在读这部文学作品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去了解这位作家。一个人做事情总是有他的原因和目的的,作家也一样。这就是他撰写这部文学作品的动机和要求,亦即他的创作冲动和写作背景。也就是他创作的原因和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部文学作品来的。
你必须先熟悉作者、作者的文学观点,作品的创作背景、主旨、内容、人物等等,至于存在主义、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等,你必须先弄懂那些是什么,有什么重要特征。等你熟悉作品背后的事之后,你就可以开始读作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