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的艺术是一个艺术体系,曾经风靡全中国,无人能及,怹创立的马派以潇洒大气飘逸著称,怹所塑造的人物个个活灵活现,让你觉得你心目中的“他”就该是马先生所塑造的模样。而且马派最重要的就是怹的全面,唱念做打舞无一不精,不仅如此怹对京剧的改革更是推动了整个戏曲的发展,从服装,舞美布景,舞台演出人员的作风习惯,都做出了系统性的要求,使京剧又上升了一个档次,总之,马连良是一个极其全面,思维极其超前新颖的艺术大师,怹的东西现在都不过时!
马大师是伟大的。当天下都是谭余一脉的时候。马大师突破自己。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从此有了马派。当时周信芳大师唱了海瑞上书之后,遭到了批判。而马大师却紧挨着排了一出海瑞罢官。还没有唱时就听到了周大师的事,当时马大师一直说完了完了。果不其然马大帅遭到批判。不敢回家住在戏班子的马圈里,有时候回家也是坐在小板凳上。为了别人少找麻烦。后来马大师突然心脏病,去到医院知道是马大师,都不敢治疗。一代宗师与世长辞!
马连良从香港回到北京,最终也是割舍不下这块京剧的土壤。当马连良不堪被住在家里的红卫兵殴打而住到剧场的时候,当极爱干净的马连良二十天没有换过一件干净衣服的时候,落魄的他一定也在疑惑,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旧日的风光到哪里去了呢,听戏的人到哪里去了?
能够拴得住观众的演员并不少,而如马先生那样并不着力,并不玩儿命的铆上,便能取得那么强烈的艺术效果,就足以看得出马先生艺术的高度。然而他又远远地与观众拉开了距离,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擒纵的艺术能力是他最大的了不起处。
马连良痴迷贾洪林,在从艺之初,给自己树立一个偶像,也是一个目标,但当走红以后,不知不觉间超越了自己当初的目标以后,仍能不骄不躁,不断的超越自己、继续精进,实在可贵。正是因为马连良自始自终对于京剧艺术更高境界的追求,方能创立马派艺术。
马先生潇洒飘逸的台风、醇厚优美的腔调,让人只觉得那就是诸葛亮,那就是宋士杰,那就是乔玄。这就是大师的意义所在吧。或者我们倒宁可记得这个台上潇洒的马连良,忘了那位台下落魄的马连良,心里也少些心酸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