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者生存》懂人懂性懂人性;《沉思录》 帝王哲学家奥勒留的私密日记,不看太亏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 柯维的这本书在大学改变了我!当时我惊喜地捧着这本小册子,惊为天人,决定从此以后一定要好好教育我的子女。后来有一天报道他去世了,一度觉得很怅然若失。大教育家;《飘》初中看的,知道女孩子心理,也爱上了瑞特那种成熟特别的气质。玛格丽特描绘了一个所有没安全感的女孩想要的男人。突然觉得他比都教授真实却更有男人味啊;《君主论》历史书上盛赞的人不一定就一直那么伟大。谁谁谁都艰难过,但不一定谁都辉煌过,马基雅维利的强硬放在中国明朝,无非就是一个夏言啊等。那么也顺便看下《明朝的那些事儿》吧;《苏菲的世界》看的有点迟,感觉应该早看的。很象自己经历一个温暖可爱的梦境。
《藏地密码》第一次看才知道 西藏的历史、地理、人文、佛教、人生、人性看完就如同打开新的世界 《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 看完就大概了解了美国的历史和人文,对美国的教育、基金会等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有最初的认识,就知道美国为何长盛不衰《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 资中筠先生和一大群知识分子 对于启蒙与社会转型的认识 ,如同打开愚昧那样令人震撼《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 介绍人如何拒绝成长如何懒惰的,看完后才知道离成熟有多远《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 许知远给你新的认识 , 年轻人都是从迷惘走过来的。
《平凡的世界》当时一口气把三本书看完了,真是很感人,很经典的书,故事简单朴实,却真实感人,是那个时代人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吧,被主人公的坚强乐观感动到很深,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好了,还总是抱怨真是不好,虽然书里最后宿命的意味浓重,但也让我觉得即使真的有命运这回事,自己努力争取还是能让生活有很大不同的,非常好的书,强烈推荐!还有《飘》,很感人的爱情故事,主人公Scarlett很坚强有个性,不同于一般的爱情故事,对人性的描写很生动,带点小坏的男女主人公,读起来很过瘾。
《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这两本书让我从此对新媒体(微博、电视、网络)时刻保持警惕。又对“工具”一词有新的理解。不要以为a杀手用刀,b杀手用枪只是工具上的差别。工具的不同,导致这两者有根本的不同。同样是传媒,网络和报纸都是工具。但这导致其传递的信息有根本的不同。即使信息的内容是类似的。又又,现在觉得《1984》过时了。《美丽新世界》才是神预言。洗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规定你只能信一个东西,另一种是给你无数的东西,而且一个比一个可口诱人。最后都会让你失去理性。
黧黑《心理学史》,一本科学史教授写的心理学史。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心理学类书籍。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因为上一本书读得这一本。奠定了我的科学观基础。波普尔,《开放体系及其敌人》还是什么,讲科学中的证伪主义。詹姆斯,《实用主义》,连同其它杂七杂八的建构主义哲学书,奠定了我的世界观基础。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虽然人们评它的世界为魔幻的 但我却在这看似荒诞中感受到了最真实的事物。米兰·昆德拉的《不朽》我在其中看到了对生死的不同看法。阿涅丝生死观的超然完全不似我这样的惧死的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