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在莆田地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祭祖行孝是过节的主题。七月十一和十二,家家户户都要做金粿,摆设祭品恭请祖先返家,俗称“接公妈”;七月十三和十四,已出嫁的女子,如父母亡故,要回娘家“送头年纸”,农历七月十五为祭日,也称“接公妈”
莆田市民俗专家林成彬说,“七月半”,莆仙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祭祖行孝是过节的主题。莆仙中元节与全国一样,也是以祭祖行孝和普度亡魂为主要目的。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过节从每年农历七月十一开始延续到七月十六。
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主管间祸福的神灵~地官来到人世考察和判定人间善恶的日子。因此,在“中元节”,民间有拜祭地官、祭祀祖宗和普度亡魂的风俗。其基本内涵,是民间百姓寄托对祖先的追念产哀思。
莆仙中元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用糯米磨浆加“金水”,也就是碱水蒸成的粿,因为颜色金黄,所以称这种食物为“金粿”,这是中元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
就是在家里烧纸啊,然后插香啊,祭拜那些死去的亲人,但是他们不会像江西一样这么多注重只是会弄一下过程就是。
莆田“七月半”的时候,已出嫁的女子,如果娘家父母双亡,或一方亡故,要领夫婿携儿女回娘家哭奠“送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