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老师也是班主任,在介绍孙逸仙(中山先生)的时候说之所以是这个名啊,是因为想着飘飘逸仙那种意思吧,当时我就听他瞎扯笑笑不说话
其实这是粤语发音造成的,中山先生曾经根据儒家经典《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以自取孙日新,然后高中历史老师也是班主任,在介绍孙逸仙(中山先生)的时候说之所以是这个名啊,是因为想着飘飘欲仙那种意思吧,当时我就听他瞎扯笑笑不说话
其实这是粤音谬误造成的,中山先生曾经根据儒家经典《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以自取孙日新,然而“日新”的官话(当时还不称为普通话)拼音是 Rìxīn ,跟广东话 [jɐt sɐn] 相去甚远。所以由 Sun Yat-sen 再改写为比较接近官话的 “逸仙”,广东话[jɐt sin];这样在发音上面就可以两全其美了。
不过,“逸仙”两个字又失去了《四书-大学》中的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深刻含义。
“日、逸”两个字,在粤语中是同音的,都是读 [ jɐt ] ,不读普通话的翘舌音 Ri 和 Yi ,发音的差别不能混淆。
“孙日新”按照广东话的发音转写为 Sun Yat-sen ,返回汉字又写成了“孙逸仙”,却并不能念成普通话的 Sun Rìxīn 或者 Sun Yixian, 这是当时历史上的“约定俗成”的结果,一直沿用下来,也就得到了公认。
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几个字的读音了,N多人读错我的名字,初中老师的腐乳(哺乳)动物,高中老师的重铬酸铵(四个可以错三个,读成众隔酸安,不信去查,我这么多年只有一个老师读铵读对的)。还有所有人都读错的订(第四声)正之类的😓,个别读delta读成得儿塔的……
不要说我挑刺儿,我们浙江省高考就是这么考的!我每次翻字典都是三观重塑,都跟着读的!
小学一年级有篇课文是关于雪的,老师特意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特大的大公鸡地图,然后和我们说黑龙江那边下雪,新疆那边不下雪(年代久远,可能相反);我总会想起这个问题;初二那年语文老师教地理,硬要说南北半球是同一个季节,被我当场反驳,还说我的认知是错的orz
小学语文老师讲百家姓的时候问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姓,我说姓范的,那可好,直接嘶哑咧嘴的说我哪有姓范的,你见过姓范的?语气那样的。直接把闹哄哄的教室瞬间的安静了下来。我靠了,我说错了吗?往近的说我表哥一家就姓范啊。😂真的是
太阳在白天出现,月亮在晚上出现 。现在估计很多人都还被忽悠了。我是中学的时候大白天没事看天空发现很像月亮的东西 ,然后跟别人说那就是月亮, 他们还不信!
我上小学的时候可能也包括初中也记不太清了,关于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老师当时就说是唐朝跟吐蕃(fan)的通婚,可自从看了天龙八部“鸠摩智”的出场自称:吐蕃(bo)国师后才知道那念吐蕃(b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