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年轻人读点古汉语作品,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主动地去探学中国古典文化,首先就是就是去开启一道与古人进行思想交流的大门,想想古人是如何思考、表现自己的感想的,同时也比较今天我们文化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应当扬弃和改良的,并記住我们悠长的历史,从中汲取真正的有价值的文化营养,使自己生命中的文化基因和元素更加纯健和丰富,
中国需要年轻人喜欢国学文化,但这仅仅是一种现象。关键还需要:
一、国学不能断根,传统不要断代,社会要广泛支持年轻人学国学:
二、年轻人必须要有深学的决心,因为中国国学既精彩又深奥,学《周易》就是一种挑战。
国学这个概念很奇怪。有时候,它会包括所有中国传统文化。有时候,它又会专指传统文化当中的儒学。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书法,国画,茶艺,古董,象棋围棋,古风音乐及乐器,传统手工艺都是,需要有人传承中国文化。
消费过时过势的陈旧理论,消费古人也叫啃古,他们对有反对意见的都会以不尊重先古不传承文化来反击,大多数又不愿背负这种指责,所以啃古的人选择啃古是精明奸滑的选择,只是古先希望后人超越他们才是对先人们的最好尊重。
涉及到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根源之所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滋养、壮大起来的,因此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态及其内涵是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
目前文化界一般所说的“国学热”,就其现象来说,其实是传统文化热。当代的国学热提示着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高扬,开启了民族文化的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