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这是一本读书笔记,对于我国历史停留在初高中历史课本的朋友读不懂这本书,至少对于书中的年号,人名,官职,子表会模棱两可,一知半解。而对于一本文言文版的读书来说,一知半解,跟完全不懂,没有什么区别。《容斋随笔》的可读之处在于,作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文化,比如武帝好杀,人生六计,人物评价,事件点评,诗词歌赋,祭祀礼仪,地理区分,官职详解,神话传说等。
《史记》被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赞扬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本书是司马迁一生的心血来完成的,结合司马迁对历代史书的理解和自己对各地风土人情的考察,历时三十年才完成的。司马迁的这一巨著名垂千古,这本书记载了汉代以前各个朝代的变迁和历史人文情况,为以后研究古历史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这本书值得所有历史爱好者阅读。
《资治通鉴》,这本书也是司马家写的,这个人就是我们熟知的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传说他是晋朝司马懿弟弟司马度的后代,少时聪颖,机智多谋,长大后自然成为了一名朝廷大官,由他主持修订的《资治通鉴》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写了周烈王到后周的历史,主要写了许多王朝兴衰之事,这本书也值得我们历史爱好者阅读。
《李贽藏书》,李贽藏书既有编年体的特点,又有纪传体的特点。第一部分是依照时间顺序,记载了明代之前的皇帝本纪。后面又有大臣传,名臣传等。此书对于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尤其是名臣武将都有详细的描述,具体内容涵盖了正史,野史中内容,且与正史中传统人物的评价多有不同,给读者另一个思路的思考。
《旧唐书》这本书本来叫《唐书》,后来宋代人撰写的新唐书问世之后,便有了新旧之说,于是这本书称为《旧唐书》,这本书写的是唐朝的历史,也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它是五代时期张昭远撰写的,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在我们常听的评书中也有不少段子来自旧唐书。这本书值得历史爱好者阅读。
我认为应该读《尚书》,这本书是孔子修订的儒家教科书。记载了尧舜禹汤,武王伐纣等上古时期的历史。原有120余篇。之后毁于焚书坑儒。汉文帝时,年过九旬的秦朝博士伏生依靠记忆,背诵出《尚书》28篇,其中有立法为民,司法独立,疑罪从无,不罪无辜的法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