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提前要大扫除,要熬浆糊,贴春联,贴福字,除夕吃年夜饭,守岁,看春晚,半夜还要包饺子,放鞭炮,就算实在熬不住了要睡觉,也要留一个屋子的灯。大年初一,要给长辈拜年,领压岁钱。初二要跟妈妈回娘家。初五是破五,还要吃饺子。十五更热闹。全县好多单位都要制作漂亮的花灯,摆在江岸边,到十五那天晚上,基本上全县人民都要到江边去赏花灯,猜谜语,吃糖葫芦,滑雪滑冰,热闹非凡。
腊月二十七祭灶,将家里家外尤其是厨房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要去街市上请回一张灶王爷画像回家贴在灶台的上方,意思是请天上的灶君来家里视察。灶王爷的画像两边有题字,上联:二十三日去,下联:初一五更回。横批:尽言好事。大年三十,再次清理卫生,贴春联。初一半夜子时全家吃饺子,燃放爆竹。初一清早,晚辈给长辈拜年,自家亲人是要下跪行大礼,嘴里要称呼长辈,并说“我给您拜年了”长辈会给红包,就是压岁钱
我的老家在河南南阳一个小山村,因为村子比较零散,所以村左右邻舍关系,都比较融洽。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村邻之间都会把自己家做好的饭菜,互相端上几碗,品尝。当然第一碗,谁都不能吃,要敬土地爷,在农村人眼里,土地公公,给了他们生活的根。所以第一碗一定敬土地爷。第二碗送邻居朋友,因为和睦的邻居关系,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我们这里没有特别的习俗,基本和大家一样的。年30要吃年夜饭的,不过初一基本不拜年,除了最亲的爷爷奶奶以外,所以,初一是最好的一天;初二才开始拜姑姑舅舅叔叔;初三以后嫁出去的姑娘可以回娘家;初四以后各种拜年活动开始,大家都开始奔忙了。
我是土家族,老家在湖北利川农村,儿时过年很隆重,家家杀猪、打糯米、玩狮子、彩龙船、打闹铁、放鞭炮、上坟、祭奠祖先。充实,快乐,虔诚,很怀念儿时过年的日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往城市跑,人少了,年味就淡了。
对于东北人来说,过年的风俗可能比其它的地方要多一些,因为我们这主要是继承满族人的风俗习惯来过年的,每年过年都要杀年猪,做粘豆包,做年豆腐,大扫除,还要上坟祭祖。其余的风俗可能都差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