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前面道德修养和学问的先后次序,以及人生的取向,做了一个高度的总结,作为一个有修养的君子,首先要能够自重,厚重,这份厚重源自涵养,而人生的威严也来自逐渐的修养。若取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
重,厚也。君子求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积累深厚而厚重。威,以高临下谓之威。积累深厚而高,高则威。是说君子求学,日积月累而学有所成,学有所成故有威严。所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不重:言行举止不够稳重。重,本义背负沉甸甸行囊,解作庄重、稳重。则不威:就没有足够的威仪。威,解作威仪,是指日常的各种言行举止,皆有其规范和相应的礼节,从而给人一种庄重尊严的感觉。
我认为君子不重则不威的不重就是不庄严或者不下功夫的意思,不威的威可能通微,是微小的意思。也就是如果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学到细微之处,学习到的知识也不会牢固。
这个和“重”和“威"的实际关联并不大。我能想到的,就是通过你多次的预见,正确的判断的事物的发展,使别人乐于按照你的指导来行动,建立起来的权威。
这里讲的是领导对下属,上级对下级。这里的君子可以替换为领导或者上级。上级通过严肃来塑造自己形象的一部分,从而更好的开展工作,保证自己的话语权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