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该工作的年纪,就得工作了,当年上学的时候,被父亲一句:“面朝黄土背朝天”点醒。父亲说:“如果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小的我明白了,也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从小学起,自己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在大学期间,自己积极参加社团,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当时在学校既是班干部,也是文学社社长,还是书法社的成员,每一个头衔都有自己的辛苦付出。看着文学社的校刊被同学们津津乐道,看到自己的书法作品被老师同学称赞,心里很是欣慰。直到大学毕业,一直在努力。唯一遗憾的是毕业的时候满可以再继续进修,而自己却选择了放弃。当时想得最多的是:毕业工作,给家里减轻负担,所以放弃了自己的机会。
我是中学老师,我宿舍6人,就我的学历最低,就我的工作最差,可能有人说了,提到同学就是吹牛的开始,随便怎么认为吧,我要说出这个事情。其余五人本科期间,报班学习,考研,读博,我却坚信,等读完研毕业,大街上的硕士一砖头砸中仨,是的那会很天真,砸中一个研究生到现在也没实现!研究生期间一个同学更是每天5点到实验室,晚上9点多离开实验室,2年公费出国,去年回国,好多高校在招手(我最初认为海龟会成海带),另外俩博士毕业,都做为引进人才,有安家费,进研究院做科研,另外两个研究生毕业,一个在中专院校任教,一个在某市最好高中任教,这就是读与不读的差距,所以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拼命读书,认真学习,而不是不挂科就好。
如果是我的话,还是选择工作吧,其实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很多方面,例如咨询者的背景情况,经济情况,专业的就业等等。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看她的职业目标是什么,不同的职业初次入职需要的学历等条件不同,有的需要硕士,有的需要博士,有的本科或专科职高就可以了。想象一下从事科研行业,还是从事普通文职工作,学历的高低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很大,所以首先看看想做什么。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看看适合哪一类职业,再看看喜欢哪些职业,最后看看社会能够提供哪些职业,在交集部分找收入较高且能基本满足生活需要的职业就好了。
我现在是一名高中生,今年16,成绩很差,几乎是倒数的,都高二了,有时特不想读书,我们14号就要段考了,我不知道会考多少?但我不会放弃。我认为如果你想读书就去读,但请你不要中途放弃;如果害怕要面对更艰辛的路,请你不要去抱怨现在的工作,好好做好它,它会给你带来一种别人没有的东西。如果你彷徨,我希望你向你身边的亲人朋友说,因为只有他们会一直不离不弃陪在你身边关心你爱护你。我的老师曾经对我说这个社会只有强者才能坚强的生活下去。而强者不一定是功成名就的人,他们是努力去生活的人。
那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果是我,我选择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样可能会很累,也可以看你的那份工失去的话去学习值不值,而且这份工对你的重要性,没了这份工对你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如果没有影响,又觉得累,去读书,换换环境也不错,现在读也就三几年,很快过,出来找份好点的工;如果对你有影响,那就不要轻易的放弃,选择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辛苦几年有了学历再换份好点的工;至于青春你拿来读书也不是浪费,不论学习还是边工作边学习,你一样可以谈婚论嫁的。
我选择边工作边学习。 我有一本《20几岁,痴迷于学习吧》,今天刚好看到这一节,边行动边思考。 在做学生时,只要在思考时思考就够了,但在社会上就要在不断拼杀中击倒对方,所以就要求你必须在瞬间完成思考判断和行动的过程。因此,这就要求你必须具备同时完成至少三件任务的能力。 大学生个个出类拔萃,但很多人走上社会却难成大器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灵活运用头脑,不懂得边行动边思考,边思考边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