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在第二季送别选手离开时,董卿随口就朗诵了一首叶赛宁的诗:“当时的我是何等温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真是恰如其分,令人钦佩!在攻擂者遗憾离场时,董卿又送给其一句陆游的诗:“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真是信手拈来,毫无突兀之感。董卿自己曾说过,诗词对她来说就是一种情怀,虽然现在生活节奏变快,很多东西被忽略或遗忘,但古诗词却一直浸淫在她的血脉中。用苏轼的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来夸赞董卿真觉得很恰当!不过还是用选手王若兮引用张潮的《幽梦影》诗来赞美董卿更合适:“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所以一定要熟读史书,熟读古诗词。
我很相信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一个人读的书多了,精神领悟高了,气质自然就出来了。
知识能够塑造人的性格,你读什么样的书就会决定你的气质走向。培根曾说过“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读书多了,你就会变成书里的模样,平时要多学东西,多看书。(不是看8挂杂志)没事的话去学学跳舞,或者锻炼身体。还要多学学交际。所以有句话这么说: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
西蒙娜.德.波伏瓦 —《第二性》,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被誉为“女性圣经”。
玛格丽特·米歇尔 —《飘》,作为第一部从南方女性角度来叙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玛格丽特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从战争伊始对战争怀有崇敬心理、对战争全然的支持,到因战争而带来的失去亲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于失败的命运以及战后立志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此书拍成的电影《乱世佳人》于1939年12月15日在亚特兰大举行首映,引起轰动,并迅速风靡全球。
《李清照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高尚荣誉,文学史上也是少见的才女,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的才词对女孩内心世界的严肃而难忘的描画,与委婉细腻中一洗以往词的妩媚不实的氛围,给词坛带没有清高的意趣,深谷的情怀,空灵的意境。气质女人应该学习她情绪的细腻,也要学习她胸怀的宽广。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红楼梦》— 曹雪芹,理由很简单,只有看过《红楼梦》,才会明白原来女人是如此哀婉动人,这样仪态万千,这样楚楚可怜,这样冰雪聪明……曹雪芹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