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会阅读后,看过许多书。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的书也都属不同类型。学生时代爱读金庸的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当然还有一本《越女剑》。我都本本不落的读过。这其中,我最难忘的要数《鹿鼎记》。当然,由于年龄的关系,当时的我对于金庸作品深层次的东西还是不能够理解。进入社会以后,总感觉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怀揣着盲目的自信天天看的都是些励志的书籍。但是经过一番挫折后。那些曾让我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的文字也就变得模糊了。没能记下分毫。在历经了半生的磨砺后,我步入了中年。读的书不再是热血沸腾,催人奋进的书。我需要的是沉淀我的人生。从此我喜欢上了能够让人安静,让人思考的书。冰心和徐志摩的诗成了我的最爱。尤其徐志摩的那首《再别康桥》。诗里面描述的意境像是一幅幅画在眼前流过,真实而悠远。让我难以忘怀。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成长的过程。真正难以忘记的往往就是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帮助的那些书。
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让我读后难以释怀,总想着去他走过的地方看看。没条件去威尼斯他出生的地方,也很难去伊朗和帕米尔高原,可元上都就在我们大内蒙啊,因此,2007年看完这部书便跑到了锡盟,可什么也没看到,只能按他书中所描述,开动大脑想象元朝京城大都的情景。这本书与我国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起,被并称为世界著名的东方三大旅行记。哥伦布是受马可这部书的影响,才导致他开辟了由欧洲到美洲航路的壮举。由于他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在元朝任职,从此留居我国17年之久。因此在书中用大量篇幅记录了元朝时的中国,让我记忆深刻。
我读过对我最有所帮助和触动心弦的书是拿破仑.希尔《激发潜能成功学全集》虽然那时还看不懂,有好多地方我不能理解,但从书里我悟到了人一定得靠自己走出自己的世界,哪怕再难也要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懒惰,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才是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哪怕这个过程有多么的艰辛不易,只要你能爬过去就能成为自信的自己,人一定要掌控自己的心态和心情,做真正的自己。
李行亮的“回忆里的那个人”每次听到这首歌,心里总有种熟悉的沉重感,明明没有经历过,却总是不自觉地被带入歌中。小学时期广播站放的“十年”,如今高中毕业的我再回母校,依然能在那个时候听到这首歌,感受着那个时候的自己,幼稚又有活力。初中时期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首歌是“栀子花开”,每天中午午饭时间就能听到,边吃饭边听。
《尸鬼》真的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动画了,也是小鸭非常喜欢的动画,我认为里面的人设一个个都非常的有特点,各自人设都相当的爆满。尤其是他们从人变成尸鬼的时候就是他们各自人性释放的时候。故事最后高潮时刻还是相当震撼的,尤其是围堵下水道的时刻。只是结局尸鬼女王桐敷沙子的存活又让人意犹未尽。
《秒速五厘米》是因为爱情,有种爱而不得或者错过彼此的可惜,是一种人人都会被触动的情感,即使没有经历过也会被同化的伤感之情。再加上这部作品的配乐真的超级好听,特别能让人入境,越听越有滋味,情感也就越加深邃,所以真的不能自拔,超级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