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帝王,他有帝王性格中的优点、也有帝王性格中的弱点。其优点是他的宽仁,王国维说他长于妇人之手,其实能反映他仁慈的一面。而弱点也是明显的,就是听信谗言、忠奸不分。南唐之所以加速灭亡(我只说加速灭亡,因为在北宋的强权下,偏居一隅的小南唐迟早难逃赵氏王朝的魔爪),李煜被奸人蒙蔽定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于女人,他也一如一般帝王一样,并不会钟情于一人,大小周后即为实证。作为一代词宗,他所体现的性格是屈辱和不甘的激荡情绪。其一首首亡国之后的词作,真可谓皆是血泪之作。
李煜的诗词我是特别喜欢的,因为他纯粹,干净,很容易被他带入,感受直抵心脾。他被称为“千古词帝”我认为不是因为他做过皇帝才有这样的称号,而是他的词作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度。举个例子“无言独上西楼”短短的六个字,没有说愁,却让人感到食无味,寝不眠。这是对生活至深的感触才说出来的话。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夸,只有经过生活的打磨你成为曲中人才能真真体会其中包含的无奈,愁苦,孤独。
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舞文弄墨、夜夜笙歌。他是个好人,宽宏,仁爱,广施善,心怀厚土,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皇帝,不通治国理政,迷恋女色文墨,妇人之仁,优柔寡断。生于末代,这样的李煜,他的人生,只能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他是一个好词人,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史载,赵光义曾问南唐旧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个暗懦无能之辈吗?”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年?”徐铉在《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也写到: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厌战之心,虽孔明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
他天性烂漫,很少受到生活的打击,一直比较单纯。他的作品都是他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给予最直接的反应。他不会掖着藏着,拐弯抹角的去表达。就是这种没有任何杂念的纯粹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使很多人喜欢他的诗词,爱上他这个人。
对于李煜,有人说,这样一个词中绝才,他为何偏偏生在帝王家,真是可悲可叹。但我认为,要不是他生在帝王家,他又哪来的感家念国的撕心裂肺的痛楚,那一曲曲流传千古的词章也就无从出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