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是构成我们丰富大千世界的重要元素。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说着容易,看着简单。但是却是这个世界的本源。天秉五行,乃有五常,人秉五常,乃有五脏。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宇宙中的现象都可以在人体中找到答案。《黄帝内经》有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真源》中也有提到过:“天地之间,亲乎上者为阳,自上而下四万二千里,乃曰阳位;亲乎下者为阴,自下而上四万二千里,乃曰阴位。”阴阳相交为八万四千里,佛有八万四千法门,道有八万四千问,人体心肾之间距离有八寸四分,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至于所谓的封建迷信,正是因为不了解,不理解,而且不敢去了解去接触,因为他们害怕了解了古圣先贤留下的精华后会掀开他们最后的遮羞布!人体生病,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人体这个自然界的平衡被打破了,只要调整好这个平衡,就可以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中医学源于易经,源于阴阳五行。中医的八纲辨证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易经的本质就是阴阳。六经辩证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阳明,厥阴。这是我们中国医圣张仲景的心得,而这六种变化其实就是阴阳五行的阴阳交会而成。看见天上乌云密布,就知道要下雨了,要往家里跑,难道这就是迷信?这就是不科学?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这样的反应,要下雨了,往家跑。这就是一种象,一种现象。只不过人们已经融入骨子里了,但却不知道为什么,仅此而已!正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希望大家能好好了解下阴阳五行,她会给你打开前所未有的一扇窗!
阴阳五行论,本身并不复杂。但是,用于万千变化,那就不简单了。一阴一阳之谓道,万千事物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两个事物是阴阳关系,再多事物是五行关系,五行关系的根本还是阴阳关系,而阴阳关系的延伸便是五行关系。——阴阳五行论,是个体系,其始终不变的是:趋于平衡。平衡,这是个大格局,这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的起点和终点。——接受了阴阳五行论,儒家、道家、兵家、中医等等,就容易接受、理解了。不能接受阴阳五行论,那强弱、奇正等相对关系的概念,便不容易接受、理解了。——阴阳五行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体系。
阴阳与伏羲帝河图,洛书有关,五行又是在易经八卦基础上产生出来,先天河图都是宇宙对立,用10个数圆满解决宇一切,也就是十个对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癸,这是天干支数,数单是阳支,数双是阴支,总归阴阳是平衡相等,而五行是在阴阳八卦基础上建立起来是宇宙是物质基础,阴阳是宇宙天地空间一切,五行则是宇宙天地物质一切,没有阴阳在宇宙天地消长一切就来不了五行在宇宙天地物质一切。
此乃道家之语,即泰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封。泰即为天,两仪即为阴阳,四象即为玄武,朱雀,青龙,白虎。阴阳:白天为阳,夜晚为阳,即为阴阳交替。五行:即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亦有相生,相克’,相生有: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有: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生,男女可成夫妻。相克则不宜。阴阳,五行相合,可生万物。
古人认为,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有形无形,都是一气的变化而已,本质上都一样,一气而已。五行,只是阴阳的进一步细分,阴阳,气的两种基本运动方式,阴气产生的现象称阴象,阳气产生的称阳象,阴阳五行,是对气运动状态的高度概括,分之千变万化,概之无非阴阳而已。金水木火土,只是一种取类比象,绝非五种基本物质。
阴阳是指空间,五行是指的时间周流,时间和空间构成一个完整的时空概念。五行绝对不是指五种性质的物质,因为如果指五种性质,五行并不足以概括世间万象,比如说 风 归在哪一行?木指生发,火为鼎盛,金为衰退,水为静止,土为转化。五行是确定不移的时间概念,事实上,我们老祖宗确实是用五行记时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