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不起浪?从社会来说,这个浪也不一定由风引起,也可以是人自己心里的地震引发,如日本海啸的抢盐事件,非典的板蓝根和醋的脱销。均同事件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没有任何风,结果却掀起群体性的涛天大浪。
按照字面的含义当然可以用经验事实去反驳,但是这种反驳首先是一种经验的反驳,而不是一种逻辑的反驳。而且反驳也没有意义,因为这句话的底层含义在起效的时候并不需要关注这些经验事实。
这句话的常见目的是进行某种道德评价,试图将道德责任同时归属在一个事件的所有动力因上,但是这种归属本身是失败的。并且,这种失败不是一种经验性的失败,而是某种必然的失败。
无风不起浪,转化为数学的命题是若无风,则不起浪。假设命题正确,那源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若起浪,则有风。潮汐力能起浪,可是不会引起空气流动,所以源命题不充分。
如果是指事件,我觉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一切的偶然都有其必然,有果必有因。人心难测因果纠缠,所以有时候不出现结果,你也想不到原因竟然是这般。
“无风不起浪”这句话直译过来就是没有风就不会起浪,或者换句话说是只有有风才会有浪,这里风就是浪的必要条件,我认为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