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侯仁之先生的《北京城的生命印记》,以老北京的城墙护城河为线索,用历史地理学的思路讲解了整个北京城定都以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和人文的变化,收录了其毕生五十五篇文章,虽然算是学术著作但是通俗易懂,非常值得拿来读一下。
叶广岑的书,叶老百度资料是1948年10月生于北京市,满族,叶赫那拉氏。她的小说《采桑子》《逍遥津》都透着老北京的范儿,尤其是《豆汁记》里面描写的老北京吃食看的人心痒痒,里面写的麻豆腐北京同学看见直叫馋。
多看看《四世同堂》就好,《城南旧事》和《北平怀旧也不错》。老北京的东西,要凭第一手史料,第一等大家的眼光。别的书,以讹传讹甚多,许多都是从这几本书里淘的二手,再吹吹牛神化了,容易被忽悠。
介绍一本比较冷门但读起来绝对让人回味穷的书:汉学家喜仁龙的《北京的城门与城墙》,写于民国时期,充满了老北京的那种风骨,记录了老北京的灵魂寄托:城门和城墙(如今已经不在)。
康鲁孙的《故园情》,书里写的都是老北京的吃喝玩乐,作者并非文坛中人,为文却自然贴切,尤其谈掌故、美食者,如幼时围炉夜坐,听老人谈天讲史,意在言外。
李江树的《说吧北京》和《北京画卷》。这两本都算是图文集,有许多作者亲摄的北京旧景旧图,并配以充溢着怀念感情的文字,给人的感觉非常沉甸有料。




